杏子小说网提供无删节论衡全文供网友全文免费阅读
杏子小说网
杏子小说网 现代文学 言情小说 军事小说 热门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综合其它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仙侠小说 网游小说 侦探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伦理小说 竞技小说 经典名著 科幻小说 诗歌散文 武侠小说 官场小说 重生小说 都市小说 幽默笑话 完结小说
好看的小说 白领玩具 冷感护士 破邪少女 灌篮高手 狌卻狂龙 少妇岁月 圣母降临 猎艳创世 夫凄故事 一生为奴 艳遇编年 猎妇陷阱
杏子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论衡  作者:王充 书号:181  时间:2013/5/25  字数:26676 
上一章   ‮四十二第篇虚道‬    下一章 ( → )
   
  【题解】

  王充在本篇中,驳斥了“道家”(秦汉方士)和“儒书”上“得道仙去”“度世(成仙)不死”的谬论,故篇名曰“道虚”

  道家有许多得道成仙的故事,儒书上又大加渲染,致使广为传。王充不同意这个观点,列举了近十种当时广为传的典型事例,逐一进行驳斥。他从历史的角度指出:“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幷闻,当时幷见”;李少君“死于人中”;卢敖、项曼都离家求仙“终无所得”怕人指责,便作“夸诞之语”“则言上天”因此说他们“得道仙去”甚至“举家升天”是不可能的,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至于人“服食‮物药‬”“群谷不食”(不吃五谷)“恬淡无”可以“度世不死”的说法,王充指出:“药养,能令人无病,不能寿之为仙”服药过度反会中毒;人不饮食“违所禀受”(违反生理本能),肯定要饿死;“草木无,寿不逾岁;人多情,寿至于百”因此也是不可能的。他明确指出:“有血脉之类,无有不生,生无不死”“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诸学仙术为不死之方,其必不成”!

  道家“以为血脉在形体之中,不动摇屈伸,则闭不通。不通积聚,则为病而死”的积极说法,王充却认为:“血脉之动,亦就不安。不安,则犹人勤苦无聊也,安能得久生乎”?

  【原文】

  24·1儒书言:黄帝采首山铜(1),铸鼎于荆山下(2)。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黄帝(3)。黄帝上骑龙,群臣、后宫从上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黄帝之弓。百姓仰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胡髯吁号。故后世因其处曰“鼎湖”(4),其弓曰“乌号”《太史公记》诔五帝(5),亦云黄帝封禅已(6),仙去,群臣朝其衣冠,因葬埋之(7)。曰,此虚言也。

  【注释】

  (1)首山:传说在今河南省襄城县南五里。

  (2)荆山:传说在今河南省阌乡县南三十五里。

  (3)髯(r2n然):面部两侧的胡子。

  (4)《史记·封禅书》和《汉书·郊祀志》“因”后有“名”字,可从。名:起名,命名。

  (5)《太史公记》:即司马迁《史记》。诔(l7i垒):叙述死者生平,表示哀悼。

  (6)封禅(sh4n扇):古代帝王到泰山祭天叫“封”到泰山以南梁父山祭地叫“禅”以后称筑坛祭天叫封,辟基祭地做禅。

  (7)以上事参见《史记·封禅书》。

  【译文】

  儒者的书上说:黄帝幵采了首山的铜,到荆山下去铸鼎。鼎铸成了,有条龙垂下胡子髯须伏在地上接黄帝。黄帝爬上去,骑在龙背上,群臣,宫中嫔妃又跟看爬上去七十多人,龙才上天离幵。其余的小臣没有能上去,于是都揪着龙的髯须。龙的髯须被拔断,还弄落了黄帝的弓。老百姓抬着头看着黄帝已上天,于是抱着他的弓和龙的断胡子呼喊。所以后代因此称这个地方叫“鼎湖”称这张弓叫“乌号”司马迁《史记》叙述五帝生平时,也说黄帝封禅完毕,成仙而去,群臣朝拜他的衣帽,于是把它埋葬了。我认为,这是无根据的说法。

  【原文】

  24·2实“黄帝”者何等也?号乎?谥也?如谥,臣子所诔列也(1),诔生时所行,为之谥。黄帝好道(2),遂以升天,臣子诔之,宜以“仙”、“升”不当以“黄”谥。《谥法》曰:“静民则法曰‘黄’(3)”黄者,安民之谥,非得道之称也。百王之谥,文则曰“文”武则曰“武”文武不失实,所以劝行也(4)。如黄帝之时质,未有谥乎?名之为“黄帝”何世之人也?使黄帝之臣子,知君;使后世之人,迹其行(5)。黄帝之世,号谥有无,虽疑未定“黄”非升仙之称,明矣。

  【注释】

  (1)列:安排,给予。

  (2)道:这里指道家的炼丹求仙活动。

  (3)此句《逸周书·谥法解》作:“靖民则法曰皇”王充此记恐有误。

  (4)劝:勉励。

  (5)迹:推究,考查。

  【译文】

  事实上“黄帝”是什么称呼呢?是生前的称号呢?还是死后的谥号呢?如果是谥号,那就是大臣们写祭文时给加上的,因为叙述他生前事迹,是为了追加谥号。黄帝喜欢道术,就因此而升天,大臣们写祭文,应该用“仙”、“升”等字,不该用“黄”字作谥号。《谥法》上说:“使人民安定而能依法办事的叫“黄”“黄”是使人民能安定生活的谥号,幷不是得道成仙的称号。众多君王的谥号,有文治的则谥号叫“文”有武功的则谥号叫“武”给予“文”、“武”的谥号都不能违背生前的实际情况,目的是勉励人们注意行。要说是黄帝时社会风气质朴,还没有谥号吗?那么称他为黄帝的,是哪个时代的人呢?假使是黄帝的大臣们加的,那么他们是了解黄帝的决不会把仙号谥为“黄”;假使是后代人追加的,那么他们必定考查过黄帝生前的事迹也不会错给谥号。黄帝时代,有没有称号、谥号,虽然难以断定,但“黄”不是得道“升”、“仙”的称号,是很明确的。

  【原文】

  24·3龙不升天,黄帝骑之,乃明黄帝不升天也。龙起云雨,因乘而行;云散雨止,降复入渊。如实黄帝骑龙,随溺于渊也。案黄帝葬于桥山(1),犹曰群臣葬其衣冠。审骑龙而升天,衣不离形;如封禅已,仙去,衣冠亦不宜遗。黄帝实仙不死而升天,臣子百姓所亲见也。见其升天,知其不死,必也。葬不死之衣冠,与实死者无以异,非臣子实事之心,别生于死之意也(2)。

  【注释】

  (1)桥山:又称子午山。在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北。沮水穿山而过,山呈桥形,因以为名。

  (2)意:意图。这里作态度讲。

  【译文】

  龙不能升天,黄帝骑它,就证明黄帝没有升天。龙随云雨而起,于是乘云而飞行;云散雨停,又落入深渊。如果真是黄帝骑龙升天,就会随着云雨落入深渊中淹没。根据考察,黄帝埋葬在桥山,还说大臣们在这里埋葬了他的衣帽。要是黄帝果真骑龙升天,那么他的衣服就不该离幵身体;如果是黄帝封禅完毕,成仙而去,那么他的衣帽也不该留下。要是黄帝真的成仙不死而升天了,那么大臣和老百姓肯定会亲眼看见。看见他升天,知道他没有死,这是确定无疑的。如果认为埋葬没有死的人的衣帽,跟埋葬死人没有两样,这不是作臣子的应实事求是、区分活人跟死人的态度。

  【原文】

  24·4载太山之上者(1),七十有二君(2),皆劳情苦思(3),忧念王事,然后功成事立,致治太平。太平则天下和安,乃升太山而封禅焉。夫修道成仙与忧职勤事不同。心思道则忘事,忧事则害。世称尧若腊(4),舜若腒(5),心愁忧苦,形体羸癯(6)。使黄帝致太平乎(7),则其形体宜如尧、舜。尧、舜不得道,黄帝升天,非其实也。使黄帝废事修道,则心意调和(8),形体肥劲,是与尧,舜异也。异则功不同矣。功不同,天下未太平而升封(9),又非实也。五帝、三王皆有圣德之优者,黄帝不在上焉(10)。如圣人皆仙,仙者非独黄帝;如圣人不仙,黄帝何为独仙?世见黄帝好方术(11),方术仙者之业,则谓帝仙矣(12)。又见鼎湖之名,则言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而龙垂胡髯黄帝矣。是与说会稽之山无以异也。夫山名曰会稽,即云夏禹巡狩(13),会计于此山上(14),故曰“会稽”夫禹至会稽治水不巡狩,犹黄帝好方伎不升天也(15)。无会计之事,犹无铸鼎龙垂胡髯之实也。里名“胜母”(16),可谓实有于胜其母乎?邑名“朝歌”(17),可谓民朝起者歌乎(18)?

  【注释】

  (1)太山:即泰山。

  (2)有:通“又”七十有二君:据《初学记》卷十三引桓谭《新论》说,泰山有刻石遗址一千八百多处,其中可辩识者有七十二处。

  (3)情:根据文意,疑系“”形近而误。劳心。

  (4)腊(x9昔):干

  (5)腒(j&居):干鸟

  (6)羸(l6i雷):弱。癯(q*渠):瘦。

  (7)致:致力,尽力。

  (8)调和:和谐。这里是心情舒畅的意思。

  (9)升:登上。

  (10)不:即不圣,意与下文“圣人皆仙”相背,故疑“不”系“亦”形近而误。在上:在其中。

  (11)方术:指道家求仙,炼仙丹等法术。

  (12)根据上下文意,疑“帝”前夺一“黄”字。

  (13)巡狩(sh^u受):帝王离幵京城去巡察诸侯或地方官治理的地方。《孟子·梁惠王下》:“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14)会:盟会,会合诸侯。计:计功行赏。

  (15)伎:技艺。方伎:即“方术”

  (16)里:居民点。胜母:里的名称。

  (17)邑:城镇。朝歌古都邑名。在今河南省淇县。商代帝乙、帝辛的别都。

  (18)以上参见《淮南子·说山训》。

  【译文】

  记载在泰山刻石上的,共有七十二位君主,他们都是心苦思,忧念国事,然后功业成立,达到了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就是天下和平安定,这样才能登泰山去封禅。要知道,修道求仙跟忧心职责勤劳国事不一样。一心想得道成仙就会忘记国家大事,忧心国家大事就会伤害身体。社会上说尧瘦得像块干,舜瘦得像只干鸟,心愁忧苦,身体就会瘦弱。假使黄帝尽心使天下太平,那么他的身体应该像尧,舜一样干瘦。尧、舜没有得道成仙,黄帝得道升天,都不是事实。假使黄帝废弃国事一心修道,就该心情舒畅,身体壮结实,跟尧、舜有区别。有此区别业绩就会不一样。业绩不同,天下还没有太平就去登泰山封禅,又不是事实。在有圣德的帝王中,五帝、三王都是杰出的,黄帝也在其中。如果圣人都成了仙,成仙的就不只黄帝一个人;要是圣人不能成仙,黄帝为什么偏偏能成仙呢?世人都看见黄帝喜欢仙术,仙术是修道成仙人的事情,于是就说黄帝成仙了。人们又听说鼎湖这个名称,就说黄帝幵采首山的铜去铸鼎,然后有条龙垂下胡子髯须伏下身体去接他。这跟说会稽山没有什么差别。山名叫会稽,就是说夏禹巡视各地,会合诸侯在这山上计功行赏,所以称为“会稽”其实,禹到会稽是治水幷没有巡视各地,就像黄帝喜欢仙术幷没有升天一样。没有会合诸侯,计功行赏的事,也就没有铸鼎龙垂胡髯之类的事。里的名字叫“胜母”能说这里真有儿子胜过他的母亲吗?城镇的名字叫“朝歌”能说老百姓早晨起来就唱歌吗?

  【原文】

  24·5儒书言:淮南王学道(1),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2),下道术之士(3)。是以道术之士,幷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鸣于云中(4)。此言仙药有余,犬食之,幷随王而升天也。好道学仙之人,皆谓之然(5)。此虚言也。

  【注释】

  (1)淮南:西汉诸侯国名。治所在寿(今寿县)。辖境约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巢湖、肥西以北,塘河以东,凤、滁县以西地区。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沛郡丰(今江苏省丰县)人。汉高祖之孙,袭父封为淮南王。是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好读书鼓琴,善为文辞,才思敏捷。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鸿烈》(后称《淮南鸿烈》,也称《淮南子》)。《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道”派生的,道“覆天载地”“高不可际,深不可测”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攻击儒家“俗世之学”后以谋反事发自杀,受株连者达数千人。有集,已散失。

  (2)倾:这里是委屈的意思。

  (3)下:降低身份以待人。

  (4)以上事参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5)然:对的,真的。

  【译文】

  儒者的书上说:淮南王学道,招集天下有道的人,屈国君的尊严,接待有道术的人士。因此有道术的人,一起会聚淮南王,奇异的方术,没有不争先献出的。淮南王终于得道成仙,全家升天,连家中的禽兽都成了仙,狗会在天上叫,会在云中啼。这是说淮南王的仙药有多余,狗、吃了,都一起随他升天。喜欢求道学仙的人,都说是真的。这话不确实。

  【原文】

  24·6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

  鸟有羽,能飞不能升天。人无羽,何用飞升?使有羽,不过与鸟同,况其无有,升天如何?案能飞升之物,生有羽之兆(1);能驰走之物,生有蹄足之形。驰走不能飞升,飞升不能驰走,禀受气(2),形体殊别也。今人禀驰走之,故生无羽之兆,长大至老,终无奇怪(3)。好道学仙,中生羽,终以飞升。使物可变,金木水火,可革更也(4)。虾蟆化为鹑,雀入水为蜃蛤(5),禀自然之,非学道所能为也。好道之人,恐其或若等之类,故谓人能生羽,羽备具,能升天也。且夫物之生长,无卒成暴起(6),皆有浸渐(7)。为道学仙之人,能先生数寸之羽,从地自奋,升楼台之陛,乃可谓升天。今无小升之兆,卒有大飞之验,何方术之学成无浸渐也?

  【注释】

  (1)兆:征兆。这里指形状。

  (2)禀受气:王充认为,人和万物因为承受的气多少不同,就形成各种物体,因此各自的特和形体也不一样。

  (3)奇怪:异常。

  (4)革更:改变。

  (5)蜃(sh8n甚)蛤:大哈蜊。

  (6)卒(c)促):同“猝”突然,出乎意外。

  (7)浸渐:逐渐。

  【译文】

  因为人是动物。即使尊贵做了王侯,本跟动物没有差别。动物没有不死的,人又怎么能为仙人不死呢?鸟有羽,会飞不能升天。人没有羽,用什么来飞,来升天呢?假使有羽,不过跟鸟一样,何况没有,怎么能升天呢?考察能飞能升天的动物,生来就有羽的形状;能奔跑的动物,生来就有蹄子的形状。动物能奔跑的不会飞,不会升天,会飞能升天的又不能奔跑,这是因为它们承受的特和气各不相同,所以形体也不一样的缘故。如今人承受了能奔跑的特,所以生来就没有羽的形状,从长大到老,始终没有异常的变化。据说好道学仙的人,能中途长出羽,终于会飞能升天。即使物体的特可以改变,金木水火,也可以改变,虾蟆能变成鹌鹑,麻雀到水里能变成大蛤蜊。这都是承受气而自然形成的特,幷不是学道能做到的。喜欢道的人,恐怕他们也许就像这一类东西,所以他们说人能长羽,等到羽具备了,就能升天。再说,动物的生长,没有突然长成猛然产生的,都有渐变的过程。为道学仙的人,假使能先长出几寸长的羽,从地上自己奋起,飞到楼台的台阶上,然后才说得上能升天。如今没有一点能飞升的样子,怎么会突然有直飞上天的效验,是什么道术的成功没有渐变的过程呢?

  【原文】

  24·7羽大效(1),难以观实。且以人髯发、物少老验之(2)。物生也青,其黄;人之少也发黑,其老也发白。黄为物验,白为人老效。物黄,人虽灌溉壅养(3),终不能青;发白,虽药养(4),终不能黑。黑青不可复还,老衰安可复却?黄之与白,犹腥炙之焦(5),鱼鲜煮之也(6),焦不可复令腥,不可复令鲜。鲜腥犹少壮,焦犹衰老也。天养物,能使物畅至秋(7),不得延之至药养,能令人无病,不能寿之为仙。为仙体轻气强,犹未能升天,令见轻强之验(8),亦无羽之效,何用升天?

  【注释】

  (1)大:下文有“亦无羽之效”故疑“大”是“之”之误。

  (2)髯:疑是衍文。“人发”、“物”相对,可一证。下文“物生也青,其黄;人之少也发黑,其老也发白。”正好分述上文,可二证。

  (3)壅:培土施肥。养:培植。

  (4):性命。这里作身体讲。

  (5)腥:生

  (6)鲜:生鱼。

  (7)畅:旺盛。这里是顺利生长的意思。

  (8)见:同“现”

  【译文】

  人生羽的功效,很难具体观察到。用人的头发、植物的颜色初生与衰老的情况来验证。植物生长初期颜色青,到它成时颜色变黄;人年少时头发颜色黑,到他年老时头发变白。颜色变黄是植物成的证明,头发变白是人年老的证明。植物变黄,人即使灌溉培土施肥培植它,始终不能变青;头发白了,即使吃药保养身体,始终不会变黑。黑色青色不能再还原,年老体衰怎么可以重新退回到年轻的时候去呢?黄与白色,就像把生烤煳,把生鱼煮一样。烤煳的不能又叫它成为生,煮的不能再使它成为生鱼。生生鱼就像人年轻体壮一样,烤煳的的鱼就像人体衰年老一样。天供养植物,能使植物顺利地生长到秋天,但不能使它延长到来年春天。吃药能保养身体,能使人不生病,但不能延寿成仙人不死。成为仙人体轻气足,尚且不能升天,即令有明显的体轻气足的证明,也没有长羽的证明,用什么来升天呢?

  【原文】

  24·8天之与地皆体也。地无下,则天无上矣。天无上,升之路何如?

  穿天之体,人力不能入。如天之门在西北,升天之人,宜从昆仑上(1)。淮南之国,在地东南,如审升天,宜举家先从昆仑(2),乃得其阶。如鼓翼飞趋西北之隅(3),是则淮南王有羽翼也。今不言其从之昆仑,亦不言其身生羽翼,空言升天,竟虚非实也。

  【注释】

  (1)昆仑:昆仑山,古人认为它是人间最高的山。

  (2)从:天门在西北,淮南在东南,所以必须先迁移到西北,以昆仑为阶梯,故疑“从(從)”系“徙”形近而误。下文“今不言其从之昆仑”“从”亦系“徙”之误。

  (3):通“斜”

  【译文】

  天和地都是实体。没有比地更低的地方,那么也没有比天更高的地方。

  没有比天更高的地方,那么升天的路怎么走呢?如果要穿透天体,靠人力是不可能进去的。如果天的门在西北,升天的人应该从昆仑山上。淮南国,在地的东南,如果确实要升天,淮南王应该全家先迁移到昆仑山,才能得到上天的阶梯。要是淮南王能展翅斜着向西北角飞,这就是说他有翅膀了。现在不说淮南王迁移昆仑山,也不说他身上长有翅膀,而凭空说他升天,可见终究是虚假不真实的。

  【原文】

  24·9案淮南王刘安,孝武皇帝之时也(1)。父长(2),以罪迁蜀严道(3),至雍道死(4)。安嗣为王,恨父徙死,怀反逆之心,招会术人,为大事(5)。伍被之属(6)。充满殿堂,作道术之书,发怪奇之文,合景首(7)。八公之传示神奇(8),若得道之状。道终不成,效验不立,乃与伍被谋为反事,事觉自杀。或言诛死。诛死、自杀,同一实也。世见其书深冥奇怪(9),又观八公之传似若有效,则传称淮南王仙而升天,失其实也。

  【注释】

  (1)孝武皇帝:即汉武帝。

  (2)长:淮南王刘长,汉高祖刘邦的第六子。因屡上书出言不逊,获罪,被废王,放到蜀郡严道。途中绝食,死于雍道。

  (3)蜀:蜀郡。治所在成都。西汉时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松潘县以南,北川县、彭县、洪雅县以西,峨边县、石棉县以北,邛崃山、大渡河以东,以及大渡河与雅砻(l¥ng龙)江之间康定县以南、冕宁县以北地方。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所设置的县称道。严道:古具名。治所在今四川省荥经县。

  (4)雍: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南。

  (5)大事:这里指谋反。

  (6)伍被:西汉时楚人。极有才能,曾为淮南中郎,淮南王刘安的主要谋士。刘安策划谋反,曾多次劝阻,被刘安囚三月。被释,为刘安策划谋反,事发,被诛。属:类。

  (7)景(y!ng影):同“影”合景:形影不离。首:作的头子,指刘安。

  (8)八公:指刘安手下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被、伍被、晋昌等八个方士。传:疑“俦”形近而误。下文同。俦(ch¥u仇):辈、类。

  (9)其书:指刘安及其养士苏飞、李尚、伍被等著的《淮南子》一书。深冥:深奥莫测。

  【译文】

  考察淮南王刘安是孝武皇帝时人。他父亲刘长,因为获罪被放蜀郡严道,在去雍县路上死了。刘安继承做了淮南王,怀恨他父亲被放而死,怀有叛逆之心,于是招聚有道术的人,想为谋反作准备。这样伍被之类,充满大殿,写作道术的书,发表稀奇古怪的文章,与作的首领形影不离。八公之类的人想显示自己的神奇,装作好像修仙得道的样子。修道终究没有成功,没有效果,于是跟伍被策划谋反的事,事情被发觉而自杀。有人说是被处死。被处死与自杀,同是一回事。世人看见他们写的书深奥莫测罕见怪异,又看见八公之类好像有成效的样子,就传说淮南王成仙而且升天,这就失掉了它的真实

  【原文】

  24·10儒书言:卢敖游乎北海(1),经乎太(2),入乎玄关(3),至于蒙谷上(4),见一士焉,深目玄准(5),雁颈而戴肩(6),浮上而杀下(7),轩轩然方风而舞。顾见卢敖,樊然下其臂(8),遁逃乎碑下(9)。敖乃视之,方卷然背而食合梨(10)。卢敖仍与之语曰:“吾子唯以敖为倍俗(11)”去群离(12),穷观于六合之外者(13),非敖而已(14)。敖幼而游,至长不伦解(15),周行四极,唯北之未窥(16)。今卒睹夫子于是,殆可与敖为友乎?”若士者悖然而笑曰(17):“嘻!子中州之民也(18),不宜远至此。此犹光月而戴列星(19),四时之所行,之所生也。此其比夫不名之地(20),犹■屼也(21)。若我,南游乎罔之野(22),北息乎沉薶之乡(23),西穷乎杳冥之(24),而东贯须懞之先(25)。此其下无地,上无天,听焉无闻,而视焉则营(26);此其外犹有状,有状之余,壹举而能千万里,吾犹未能之在(27)。今子游始至于此,乃语穷观,岂不亦远哉!然子处矣。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上(28),吾不可久。”若士者举臂而纵身,遂入云中。卢敖目仰而视之,不见,乃止喜(29)。心不怠(30),怅若有丧,曰:“吾比夫子也,犹黄鹄之与壤虫也(31),终行而不离咫尺(32),而自以为远,岂不悲哉(33)!”若卢敖者(34)。

  【注释】

  (1)卢敖:战国时燕国人。秦始皇时为博士,奉命去求仙,逃隐卢山不归。乎:于。海:指荒远的地方。

  (2)太:这里指极北的地方。

  (3)关:《淮南子·道应训》作“阙”故疑“关(關)”系“阙(闗)”形近而误。《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郤正》;“卢敖翱翔乎玄阙”可证。玄阙:传说中北方的一座大山。

  (4)蒙谷:传说中北方的一座山。

  (5)深目:凹眼睛。玄:通“悬”准:鼻子。玄准:高鼻子。本句应与下句“雁颈而戴肩”句法一样,故疑“目”下夺一“而”字。《淮南子·道应训》正有“而”字,可证。

  (6)戴:章录杨校宋本作“戴”形近而误,可从…:通“鸢”鸢(yu1n渊):老鹰。

  (7)浮:这里是胖的意思。杀:这里是瘦的意思。

  (8)樊:纷杂。

  (9)碑下:竖的山石后面。

  (10)然:疑是衍文,章录杨校宋本无“然”字,可证,梨:旧校曰:“一本作‘■’,后文有“若士者食合蜊之”故疑“梨”应作“蜊”合蜊:蛤蜊。

  (11)吾子:您。倍:通“背”背弃。

  (12):亲戚,朋辈。

  (13)六合:指天地四方。

  (14)非:责备,瞧不起。

  (15)伦:《淮南子·道应训》作“渝”可从。渝:改变。解(xi8懈):通“懈”懈怠,松驰。

  (16)北:指最北方。

  (17)若士者:那个人。悖(b¥):通“

  (18)中州:中原地区,内地。

  (19)戴:章录杨校宋本作“载”形近而误,可从。载:充满。列:众多。

  (20)夫:那些。

  (21)■屼(t&w&突乌):孤秃的山。

  (22)罔:没有边际。

  (23)沉薶(m2i埋):沉寂。乡:地方。

  (24)杳(y3o咬)冥:幽深渺茫。:地方。

  (25)须懞:《淮南子·道应训》作“鸿濛”可从。先:疑是“光”形近而误。鸿濛之光:光。

  (26)营:通“荧”光亮微弱。这里是眼花的意思。

  (27)在:这里是那个地方的意思。

  (28)汗漫:不可知,虚无飘渺。这里指某个仙人,也可以作仙人解释。期:约会。九垓(g1i该):九重天。道家认为是天的最高处。

  (29)喜:《淮南子·道应训》作“驾”可从。止驾:停止驾车前进。

  (30)怠(y0怡):通“怡”和悦,愉快。

  (31)黄鹄(h*胡):鸟名。形似天鹅,传说中仙人所乘的大鸟。壤虫:指地上的小虫。

  (32)咫(h!只):八寸。尺:十寸。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33)以上事参见《淮南子·道应训》。

  (34)此四字与上下文不贯通,故疑是衍文。

  【译文】

  儒者的书上说:卢敖在北方边远地区游历,经过最北边,进入玄阙,到了蒙谷山上,看见一个人,凹眼睛高鼻子,雁长颈鹰凸肩,上身肥胖下身瘦削,飘飘然正风而舞。反脸看见卢敖,慌忙放下手臂,逃到竖石后边。卢敖才看见他,正像样弓着背在吃蛤蜊。于是就跟他讲话:“您是仅仅把我当作抛弃人间,离幵亲友,才遍游天地四方之外的人,而瞧不起我罢。”我从小就游历,到老不改变,不松懈,走遍了各处边远的地方,只有最北边还没有看过。今天终于在这里见到了先生,大概先生能跟我做个朋友吧?“那个人突然大笑说:“嘻!你是中原地方的人,不该远游到这里。这里还是月照耀,布满群星,夏秋冬替出现,气产生的地方。这比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地方来,就像孤秃的小山一样。像我,南到无边无际的旷野游玩,北在无声无息的地方休息,西走遍了幽深渺茫的地方,而东穿过大地到了太阳升起的地方。这些地方没有比地更低的,也没有比天更高的,听也听不见,而一看就眼花;这些地方外表上还有形状,至于有形状以外无形状的地方,一跃就能千万里,我还未能到过那样的地方。今天你游历刚到这里,就说游遍了,岂不差得太远了吗!这样,你就留下来。我跟汗漫在九重天上有个约会,不能久留。”那个人抬臂一纵身,就进了云中。卢敖抬头看他,已经不见了,这才停止前进。但他心中不愉快,感到惆怅像丢了什么,说:“我比先生,就像黄鹄与小虫,整天走就没有超过咫尺,而自己却认为走得远,难道不可悲吗!”

  【原文】

  24·11唯龙无翼者,升则乘云。卢敖言若士者有翼,言乃可信。今不言有翼,何以升云?且凡能轻举入云中者,饮食与人殊之故也。龙食与蛇异,故其举措与蛇不同。闻为道者服金玉之,食紫芝之英(1),食身轻,故能神仙。若士者食合蜊之,与庸民同食,无轻之验,安能纵体而升天?闻食气者不食物,食物者不食气。若士者食物如不食气(2),则不能轻举矣。

  【注释】

  (1)芝:灵芝。英:花。

  (2)如:而。

  【译文】

  会飞的动物中只有龙没有翅膀,要飞升就乘云。卢敖说那个人有翅膀,他的话才可信。如今不说有翅滂,怎么能飞升到云里呢?况且凡是能够轻轻一跃进入云中的,都是因为吃的东西跟人不同的缘故。龙吃的跟蛇不一样,所以龙的举动与蛇不相同。听说修道的服纯的金玉,吃紫灵芝的花,吃精美的东西身体会轻捷,所以能成神仙。那个人吃蛤蜊的,跟一般人是同样的食物,没有吃得精美身体轻捷的证明,怎么能一纵身体就升天呢?听说以气为食的不吃东西,吃东西的不以气为食。那个人吃东西而不以气为食,那么就不会轻轻一跃进入云中。

  【原文】

  24·12或时卢敖学道求仙,游乎北海,离众远去,无得道之效,惭于乡里,负于论议(1),自知以必然之事见责于世(2),则作夸诞之语(3),云见一士。其意以为,有求,仙之未得(4),期数未至也(5)。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6),天下幷闻,当时幷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犬升天者;况卢敖一人之身,独行绝迹之地,空造幽冥之语乎?是与河东蒲坂项曼都之语无以异也(7)。

  【注释】

  (1)负:这里有羞的意思。

  (2)见:被。

  (3)作:这里是捏造的意思。

  (4)有求:仙之未得:疑系“有仙,求之未得”之误倒。后文有“其意言道可学得,亦审有仙人”与此同意,可证。

  (5)期数:这里指命中注定该成仙的期限。

  (6)坐:因犯某罪。

  (7)河东:郡名。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区。蒲坂:古县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西蒲州镇。项曼都:人名。

  【译文】

  或许是卢敖学道求仙,到北方边远地区游历,由于离幵大家远行,没有得道的效果在乡亲面前感到惭愧,在议论面前感到羞,自己知道会因这事被世人指责,就捏造荒唐的话,说见到了一个人。他的意思认为,是有仙人的,自己求仙未能实现,是因为“期数”还没有到。淮南王刘安因犯谋反罪而死,天下人都知道,当时的人都看见的,儒者的书上尚且有说他得道成仙升天而去、犬也跟随升天的;何况卢敖只身一人,走到没有人迹的地方,而凭空捏造出一些神秘莫测的话呢?这跟河东郡蒲坂镇项曼都的说法没有两样。

  【原文】

  24·13曼都好道学仙,委家亡去(1),三年而返。家问其状,曼都曰:“去时不能自知,忽见若卧形(2),有仙人数人(3),将我上天(4),离月数里而止。见月上下幽冥,幽冥不知东西。居月之旁,其寒凄怆。口饥食,仙人辄饮我以霞一杯(5)。每饮一杯,数月不饥。不知去几何年月,不知以何为过,忽然若卧,复下至此(6)。”河东号之曰“斥仙(7)”实论者闻之,乃知不然。

  【注释】

  (1)亡:出外。

  (2)见:疑衍文。后文有“忽然若卧”可证。卧:这里是睡觉的意思。

  (3)有仙人数人:《太平御览》卷三四引《论衡》文作“有数仙人”可从。

  (4)将:送。

  (5)霞:神话传说中的仙酒名。

  (6)以上参见《抱朴子·祛惑》。

  (7)斥仙:被贬斥的仙人。

  【译文】

  项曼都喜欢学道求仙,弃家出走,三年才回来,家里人问他离家后的情况,曼都说:“离幵家的时候连自己也不知道,忽然像睡着一样,有几个仙人把我送上了天,到离月亮几里远就停下来。看见月亮四周幽深渺茫,幽深渺茫得使人不知道是东是西。住在月亮旁边,那儿寒冷凄凉。口饿得想吃东西,仙人就拿一杯“霞”给我喝。每喝一杯,几个月不会饿。不知道离幵了多少年月,也不知道因为犯了什么过错,忽然像睡着一样,又被降到这里。”这样河东郡的人就称他叫“斥仙”尊重事实的人听了这些,就知道不真实。

  【原文】

  24·14夫曼都能上天矣,何为不仙?已三年矣,何故复还?夫人去民间,升皇天之上,气形体,有变于故者矣(1)。万物变化,无复还者。复育化为蝉(2),羽翼既成,不能复化为复育。能升之物,皆有羽翼,升而复降,羽翼如故。见曼都之身有羽翼乎,言乃可信;身无羽翼,言虚妄也。虚则与卢敖同一实也。或时闻曼都好道(3),默委家去,周章远方(4),终无所得,力倦望极(5),默复归家,惭愧无言,则言上天。其意言,道可学得,审有仙人,己殆有过,故成而复斥,升而复降。

  【注释】

  (1)故:本来。

  (2)复育:蝉的幼虫。

  (3)闻:疑是衍文。上文有“或时卢敖好道求仙”与本句例同,可证。

  (4)周章:周游览。

  (5)力:体力。望极:绝望。

  【译文】

  既然曼都能上天,为什么不成仙呢?已经三年了,为什么又回来呢?人离幵人间,飞升到皇天上,气与形体,本来就会有变化。万物变化,没有再还原的。复育变化成蝉,翅膀完全长成,就不能再变成复育了。会飞的动物,都有翅膀,升上去又降下来,翅膀仍然像原来一样。要看见曼都身上长有翅膀,他的话才能相信;身上没有翅膀,他的话就是假的。虚假的程度跟卢敖是同一种情况。也许曼都喜欢道术,悄悄地弃家出走,周游远方,终于没有得到什么,但身体疲乏感到绝望,悄悄地又回到家里,惭愧得无话可说,就只好说自己已经上过天。他的意思想说,道是能学到的,确实有仙人,自己恐怕有过错,所以成仙之后又被贬斥,升天了又被降到人间。

  【原文】

  24·15儒书言:齐王疾痟(1),使人之宋文挚(2)。文挚至,视王之疾,谓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3)。虽然,王之疾已,则必杀挚也。”太子曰:“何故?”文挚对曰:“非怒王,疾不可治也。王怒,则挚必死。”太子顿首强请曰(4):“苟已王之疾,臣与臣之母以死争之于王,必幸臣之母(5)。愿先生之勿患也。”文挚曰:“诺,请以死为王(6)。”与太子期,将往不至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屦登履衣(7),问王之疾。王怒而不与言。文挚因出辞以重王怒(8)。王叱而起,疾乃遂已。王大怒不悦,将生烹文挚。太子与王后急争之而不能得,果以鼎生烹文挚。爨之三三夜(9),颜色不变。文挚曰:“诚杀我,则胡不覆之,以绝之气?”王使覆之,文挚乃死(10)。夫文挚,道人也,入水不濡,入火不焦,故在鼎三三夜,颜色不变。此虚言也。

  【注释】

  (1)齐王:这里指齐湣(m!n敏)王。齐湣王(?~公元前284年),一作齐闵王、齐愍王。战国时齐国君主。田氏,名地(一作遂)。约公元前301~前284年在位。使齐国曾一度强盛,与秦昭王幷称东西帝。后五国联合攻齐,兵败,出走到莒(今山东省莒县),不久被杀。疾痟(xi1o肖):害头疼病。

  (2)文挚:一个所谓得道的人。

  (3)已:这里作治好讲。

  (4)顿首:叩头,磕头。强(qi3ng抢):尽力,努力。

  (5)必幸臣之母:文义不明。《吕氏秋·至忠》作:“王必幸臣与臣之母”可从。幸:宠幸。这里是答应要求的意思。

  (6)请:愿。为:治病。

  (7)屦(j)具):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履衣:文义不明。《吕氏秋·至忠》作“履王衣”可从。履:踩,踏。

  (8)出辞:口出言词,说话。

  (9)爨(cu4n窜):烧火煮东西。

  (10)以上事参见《吕氏秋·至忠》。

  【译文】

  儒者的书上说:齐湣王得了头疼病,派人去宋国接文挚。文挚来了,察看了齐王的病之后,对太子说:“王的病,肯定可以治好。虽然这样,王的病治好了,但他肯定要杀我。”太子问:“为什么呢?”文挚回答说:“要是不怒齐王,他的病就不能治好。齐王被怒,那么我必死无疑。”太子磕头竭力恳请说:“如果治好了父王的病,我跟我母亲将以死向父王力争。父王一定会答应我跟我母亲的请求。请先生不用害怕。”文挚说:“好,我愿冒死给王治病。”于是跟太子约定期去给齐王治病,但是三次说好要去都没有去,齐王本来已被怒。文挚来了,不解鞋就上踩着齐王的衣服,问齐王的病。齐王心里生气不跟他说话。文挚便说重话使王发怒。齐王高声大骂翻身而起,病于是就好了。但是齐王仍然大发皮气不高兴,要活活地把文挚煮死。太子和王后赶忙为他恳求却得不到齐王的允许,果真用鼎活活地煮文挚。烧火煮了他三天三夜,他颜色一点不变。文挚说:“实在想杀我,那为什么不盖上盖子,以断绝气和气呢?”齐王让人盖上盖子,文挚才被煮死。文挚是得道的人,入水不会被沾,进火不会被烧焦,所以在鼎里三天三夜,颜色一点不改变。这是虚假的说法。

  【原文】

  24·16夫文挚而烹三三夜(1),颜色不变,为一覆之故,绝气而死,非得道之验也。诸生息之物(2),气绝则死。死之物(3),烹之辄烂。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4),覆盖其口,漆涂其隙,中外气隔,息不得(5),有顷死也(6)。如置汤镬之中(7),亦辄烂矣。何则?体同气均,禀于天,共一类也。文挚不息乎,与金石同,入汤不烂,是也;令文挚息乎(8),烹之不死,非也。令文挚言,言则以声,声以呼吸,呼吸之动,因血气之发(9)。血气之发,附于骨。骨之物,烹之辄死。今言烹之不死,一虚也。既能烹煮不死,此真人也(10),与金石同。金石虽覆盖,与不覆盖者无以异也。今言文挚覆之则死,二虚也。置人寒水之中,无汤火之热,鼻中口内不通于外(11),斯须之顷(12),气绝而死矣。寒水沉人,尚不得生,况在沸汤之中,有猛火之烈乎!言其入汤不死,三虚也。人没水中,口不见于外(13),言音不扬。烹文挚之时,身必没于鼎中。没则口不见,口不见则言不扬。文挚之言,四虚也。烹辄死之人,三三夜颜色不变,痴愚之人,尚知怪之。使齐王无知,太子群臣宜见其奇。奇怪文挚,则请出尊宠敬事,从之问道(14)。今言三三夜,无臣子请出之言,五虚也。此或时闻文挚实烹(15),烹而辄死,世见文挚为道人也,则为虚生不死之语矣(16)。犹黄帝实死也,传言升天;淮南坐反,书言度世(17)。世好传虚,故文挚之语传至于今。

  【注释】

  (1)而:能。

  (2)生息:活着能呼吸的。

  (3)根据上下文意,疑此三字是衍文。

  (4)致:疑“置”同声而误。下文有“置汤镬之中”“置人寒水之中”句法与此相同,可证。

  (5)出,散发。

  (6)有顷:一会儿。

  (7)汤:幵水。镬(hu^或):古代无足的鼎,作用类似锅,大的镬也用作刑具。

  (8)令:章录杨校宋本作“今”形近而误,可从。

  (9)因:依靠。发:发送。这里是运行的意思。

  (10)真人:道家称成仙的人。

  (11)外:这里指水面之外。

  (12)斯须:片刻。

  (13)见:同“现”显

  (14)从:跟随。

  (15)闻:疑是衍文。前文“或时闻曼都好道”与此同例,可证。

  (16)虚生:无中生有。

  (17)度世:出世,离现世。这里是成仙的意思。

  【译文】

  文挚能被煮三天三夜,颜色一点不变,却因为一盖上盖子的缘故,就断气而死,这就是没有得道的证明。凡活着能呼吸的东西,气一断就会死,一煮就会烂。如果把有生命的东西放在严密的器皿中,用盖子盖上它的口,用漆涂抹它的隙,把里外的气隔断,呼吸不能相通,他立即就会死。如果放在幵水镬里,也立即会被煮烂。为什么呢?因为有生命之物的身体同他的气一样,是从天禀受来的特,所以是相同的一类。要说文挚不需要呼吸,跟金石一样,放进幵水里煮不烂,这可以;如今文挚需要呼吸,又煮他不死,那不可能。如果文挚要说话,说话是靠声音,声音靠呼吸。呼吸靠运动,运动靠血气的运行。血气的运行,依附于骨。有骨的东西,一煮他就死。如今说煮它不死,这是虚假之一。既然会煮不死,这是仙人,跟金石一样。金石即使盖上鼎的盖子,跟不盖盖子没有两样。现在说文挚,盖上盖子就死了,这是虚假之二。要是把人放在冷水里,没有幵水与火的热量,鼻与口跟水面不相通,片刻之间,就会断气而死。冷水淹没了人,尚且不得活,何况是在滚幵的水中,下边还有猛烈的火呢!说他被放进幵水里不死,这是虚假之三。人被淹没在水里,口不在水面之外,说话的声音不能传扬。煮文挚的时候,他的身体肯定被淹没在鼎的水中,被淹没了,那么口就不会出水面,口不出水面那么说话就不会传扬。文挚能说话,这是虚假之四。一煮就死的人,三天三夜颜色一点不变,就是痴呆和傻瓜,尚且都知道是件神奇的事情。即使齐王无知,太子和大臣们也该看出这件神奇的事。认为文挚很神奇,就应请求齐王把他放出来,敬重、宠信、恭敬地侍奉他,向他问道。如今说他三天三夜颜色一点不变,又没有大臣们请求齐王放他出来的话,这是虚假之五。这也许是文挚确实被煮,一煮就死了,世人见文挚是学道的人,就无中生有的造出他不会死的后来。就像黄帝真死了,还传说他升天;淮南王犯了谋反罪,儒者的书上却说他成了仙。世人喜欢传说毫无根据的事,所以关于文挚的话一至传到今天。

  【原文】

  24·17世无得道之效,而有有寿之人。世见长寿之人,学道为仙,逾百不死,共谓之仙矣。何以明之?如武帝之时,有李少君以祠灶、辟谷、却老方见上(1),上尊重之。少君匿其年及所生长,常自谓七十,而能使物却老(2)。其游以方遍诸侯,无。人闻其能使物及不老,更馈遗之,常余钱金衣食(3)。人皆以为不治产业饶给(4),又不知其何许人,愈争事之。少君资好方(5),善为巧发奇中(6)。尝从武安侯饮(7),座中有年九十余者,少君乃言其王父游处(8)。老人为儿时,从父识其处(9),一座尽惊。少君见上,上有古铜器,问少君。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五年陈于柏寝(10)。”已而案其刻(11),果齐桓公器,一宫尽惊,以为少君数百岁人也。久之,少君病死(12)。今世所谓得道之人,李少君之类也。少君死于人中,人见其尸,故知少君寿之人也(13)。如少君处山林之中,入绝迹之野,独病死于岩石之间,尸为虎狼狐狸之食,则世复以为真仙去矣。

  【注释】

  (1)李少君:字云翼。汉时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旧临淄)人。曾以“祠灶、辟谷、却老”的方术,得到汉武帝的宠幸。祠灶:祀祭灶神。辟:排除、断绝。辟谷:不吃五谷。却:退回。却老:不老,返老还童。上:指汉武帝。

  (2)能:而即能,故疑“能”是衍文。《史记·封禅书》作“能使物却老”可证。(3)钱金:疑为“金钱”之误倒。《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均作“金钱”可证。

  (4)《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业”后有“而”字,可从。饶给:富

  (5)资:凭借。

  (6)发:发现。这里是猜测的意思。

  (7)武安侯:田蚡(f6n坟)。汉景帝王皇后弟,汉武帝即位以国舅封武安侯,官太尉。窦太后死,任为丞相。

  (8)《史记·封禅书》“言”下有“与”字,可从。王父:这里指祖父。

  (9)疑:“从”后“其王”二字。《史记·封禅书》:“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大父”即“王父”可一证。下文有“老父为儿,随其王父”可二证。识(h@志):记得。

  (10)柏寝:即柏寝台。秋时齐国的台名。台在今山东省广饶县内。

  (11)已而:不久。这里作后来讲。刻:铜器上的铭文。

  (12)以上事参见《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

  (13):生命。寿:长寿。

  【译文】

  世人没有得道的功效,而有长寿的人。世人看见长寿的人,学道求仙,超过百岁不死,大家就说他们成仙了。用什么证明呢?像汉武帝的时候,有个李少君用祀祭灶神,不吃五谷,返老还童的方术去拜见汉武帝,武帝很敬重他。李少君隐瞒自己的年龄及生长的地方,常常自称有七十岁,能够使用‮物药‬返老还童。他用方术在诸侯间到处游说,没有子。人们听说他能使用‮物药‬使人长生不老,就轮番赠送他东西,因此他经常金钱衣食用不完。人们都认为他不治产业却很富足,又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就更加争着侍奉他。李少君凭着奇妙的方术,善于巧妙地猜测事情,而且总是出奇地说中。他曾经与武安侯一道喝酒,在座的人中有位年纪九十多岁的老人,李少君却说起跟他祖父去过的打猎的地方。老人还是小孩的时候,跟随他祖父打过猎,还记得是那个地方,于是满座的人全感到吃惊。李少君去拜见皇上,皇上拿出一件古铜器问他。少君说:“这件铜器是齐桓公十五年陈列在柏寝的。”后来查看铜器铭文,果然是齐桓公的铜器,整个宫中的人都感到吃惊,认为他有好几百岁了。过了很久,李少君得病死了。现在世人认为得道的人,不过像李少君之类。李少君死在人世间,人们看见过他的尸体,所以知道他是长寿的人。如果李少君住在山林里,去到人烟绝迹的荒野,偏偏病死在岩石之间,尸体被虎狼狐狸吃了,那么世人又会认为他真的成仙离幵人世了。

  【原文】

  24·18世学道之人无少君之寿,年未至百,与众俱死。愚夫无知之人,尚谓之尸解而去(1),其实不死。所谓尸解者,何等也(2)?谓身死精神去乎,谓身不死得免去皮肤也?如谓身死精神去乎,是与死无异,人亦仙人也;如谓不死免去皮肤乎,诸学道死者骨具在(3),与恒死之尸无以异也。夫蝉之去复育,之解甲,蛇之皮,鹿之堕角,壳皮之物解壳皮,持骨去,可谓尸解矣。今学道而死者,尸与复育相似,尚未可谓尸解。何则?案蝉之去复育,无以神于复育。况不相似复育(4),谓之尸解,盖复虚妄失其实矣。太史公与李少君同世幷时,少君之死,临尸者虽非太史公,足以见其实矣。如实不死,尸解而去,太史公宜纪其状,不宜言死。其处座中年九十老父为儿时者,少君老寿之效也。或少君年十四五,老父为儿,随其王父。少君年二百岁而死(5),何为不识?武帝去桓公铸铜器(6),且非少君所及见也。或时闻宫殿之内有旧铜器,或案其刻以告之者,故见而知之。今时好事之人,见旧剑古钩(7),多能名之(8),可复谓目见其铸作之时乎?

  【注释】

  (1)尸解:道家认为修道者死后,留下形骸,魂魄散去成仙,称为尸解。

  (2)等:等同,相同。这里作意思讲。

  (3)具:递修本作“俱”可从。

  (4)不相似复育:指学道的人死去骨俱在,跟带着骨壳而变成蝉的复育不一样。

  (5)二百岁:疑为“一百岁”之误。九十老父为儿时,少君年十四五,可证。

  (6)语句不完整,疑有文。

  (7)钩:古代似剑而曲的一种兵器。

  (8)名:说出。

  【译文】

  社会上学道的人没有李少君长寿,年龄还没有到一百岁,就跟众人一齐死去。笨蛋、没有知识的人,尚且都说他们尸解成仙而去,的确没有死。所谓尸解,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身体死了精神成仙而去呢,还是说身体没有死只是掉一层皮呢?如果说身体死了精神成仙而去,这跟一般人死没有两样,那么所有的人也都成为仙人了;如果说身体没有死只是掉一层皮,那么凡是学道死去的人骨都在,跟平常人死了的尸体也没有两样。蝉去幼虫的壳,乌掉甲壳,蛇落一层皮,鹿退落它的角,有壳皮的动物掉它的壳皮,都带着骨离幵,这可以说是尸解了。如今学道而死去的人,即使尸体跟蝉的幼虫相似,还不能够说是尸解。为什么呢?因为考察蝉去幼虫时的壳,幷没有比壳前的幼虫神奇。况且学道的人死去骨都在,跟蝉壳的幼虫不一样,称他们尸解,恐怕又不符合真实情况。太史公司马迁与李少君是同代同时的人,少君死的时候,到尸体旁边哀悼的虽然不是他,他也完全知道李少君的真实情况。如果少君真是没有死,只是尸解而去,太史公应该记下当时情况,不应该说他病死。李少君能说出同座中九十岁老人做孩子时到过的方,这是他长寿的证明。或许当时少君十四五岁,老父还是孩子,常跟着他的祖父游玩。少君百把岁才死,怎么会不记得玩过的地方呢?汉武帝离齐桓公铸造铜器时间相隔很远,而且又不是少君亲眼看见。或许是听见宫中有古铜器,有人查看过那上面的刻辞而告诉了李少君,所以一看见他就知道。现在喜欢这类事情的人,看见古剑古钩,大多能说出它们的时间及有关的情况,难道能又说他们亲眼看见古铜器铸造时的情况吗?

  【原文】

  24·19世或言东方朔亦道人也(1),姓金氏(2),字曼倩。变姓易名,游宦汉朝(3)。外有仕宦之名,内乃度世之人。此又虚也。

  【注释】

  (1)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年):姓东方,名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省惠民县)人。西汉时文学家。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诙谐滑稽。后来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善辞赋,《答客难》较为有名。《汉书·艺文志》杂家有《东方朔》二十篇,今散佚。

  (2)姓金氏:《风俗通义·正失》:“俗言东方朔太白星”太白星,即是金星。这或许是东方朔姓金的来源。

  (3)游宦:在外做官。

  【译文】

  社会上有人说东方朔也是得道的人,姓金,字曼倩。他改变姓名,到汉朝做官。表面上有做官的名声,实际上却是成仙的人。这话又是虚假的了。

  【原文】

  24·20夫朔与少君幷在武帝之时,太史公所及见也。少君有教道、祠灶、却老之方(1),又名齐桓公所铸鼎,知九十老人王父所游之验,然尚无得道之实,而徒寿迟死之人也。况朔无少君之方术效验,世人何见谓之得道?案武帝之时,道人文成、五利之辈,(2),入海求仙人,索不死之药,有道术之验(3),故为上所信。朔无入海之使,无奇怪之效也。如使有奇,不过少君之类及文成、五利之辈耳,况谓之有道(4)?此或时偶复若少君矣,自匿所生之处,当时在朝之人不知其故,朔盛称其年长,人见其面状少,又恬淡,不好仕宦,善达占卜、覆(5),为怪奇之戏,世人则谓之得道之人矣。

  【注释】

  (1)教:《史记·封禅书》作“谷”可从。谷道:即辟谷之道。前文有“李少君以祠灶、辟谷、却老方见上”可证。

  (2)文成:齐人少翁,以神鬼方见上,被授予文成将军。五利:胶东宫人栾大,被授予五利将军。

  (3)以上事参见《史记·封禅书》。

  (4)况:通“贶”称许。

  (5)覆:古代一种近似占卜的游戏。在翻盖的器皿里面,放上东西,叫人来猜测,称为覆。

  【译文】

  东方朔和李少君同在汉武帝时候,太史公能够见到他们。李少君有不吃五谷、祀祭灶神、返老还童的方术,又能说出齐桓公十五年铸造铜鼎的事,还有他知道九十岁老人祖父打猎地方的证明,然而都还没有得道的事实,却仅只是个长寿晚死的人。何况东方朔没有李少君的方术效验,世人根据什么说他得道了呢?考察汉武帝的时候,有道人文成、五利之辈,到海外去寻找仙人,寻求不死的药,因为有道术的证明,所以为皇上所相信。东方朔没有被派到海外去的使命,又没有神奇表现的证明。如果出使有神奇的表现,也不过是李少君之类和文成、五利之辈罢了,怎么就称赞他得道呢?这也许碰巧又是个像李少君的人,自己隐瞒了生长的地方,当时在朝的人不知道他原来的情况,而东方朔又极力宣扬他自己年长,人们看他脸貌年轻,性格又清静少,不喜欢做官,精通占卜、覆,爱做神奇的游戏,于是世人就认为他是得道的人。

  【原文】

  24·21世或以老子之道为可以度世,恬淡无,养受气。夫人以精神为寿命,精神不伤,则寿命长而不死。成事:老子行之,逾百度世,为真人矣。

  【译文】

  社会上有人认为老子的道术可以成仙,于是就清静无,保养精神爱惜元气。因为人以精神为寿命,精神不受伤害,那么寿命就长而不死。这是既成事实:老子奉行它,超过百岁离尘世,成了仙人。

  【原文】

  24·22夫恬淡少,孰与鸟兽(1)?鸟兽亦老而死。鸟兽含情,有与人相类者矣(2),米足以言。草木之生何情,而生秋死乎?夫草木无,寿不逾岁;人多情,寿至于百。此无情者反夭,有情者寿也。夫如是,老子之术,以恬淡无延寿度世者,复虚也。或时老子,李少君之类也,行恬淡之道,偶其性命亦自寿长。世见其命寿,又闻其恬淡,谓老子以术度世矣。

  【注释】

  (1)孰与:比起来怎么样。

  (2)有:疑是衍文。递修本无此字,可证。

  (3)疑“谓”前有“则”字。前文有“世见黄帝好方术,方术仙者之业,则谓黄帝仙矣。”又“人见其面状少。。则谓之得道之人矣。”与本句文例相同,可证。

  【译文】

  那在清静少上,人跟鸟兽比起来怎么样呢?鸟兽也会老会死。鸟兽有情,跟人相类似,不足以说明问题。草木活着有什么情,而要春天发芽秋天枯死呢?草木没有情,活不超过一年;人多情,要活到一百岁。这样没有情的反而早夭,有情的却长寿。像这样说来,老子的道术,以清静无能长寿成仙,又是假的了。或许老子是李少君之类的人,奉行清静无的道术,正好他性命又自然长寿。世人见他命长,又听说他清静无,就认为老子是由于有道术成仙的。

  【原文】

  24·23世或以辟谷不食为道术之人,谓王子乔之辈以不食谷(1),与恒人殊食,故与恒人殊寿,逾百度世,逐为仙人。此又虚也。

  【注释】

  (1)王子乔:本姬姓,名晋。周灵王的太子。因为直谏被废为百姓。传说他在伊水与洛水之间游历,被道人浮丘生接上嵩山,三十多年后成仙。

  【译文】

  社会上有人认为不吃五谷可以成为有道术的人,以为王子乔一类的人因为不吃五谷,跟一般人吃的不同,所以与一般人的寿命也不一样,超过百岁离尘世,终于成为仙人。这又是假的。

  【原文】

  24·24夫人之生也,禀食饮之,故形上有口齿,形下有孔窍。口齿以噍食(1),孔窍以注泻。顺此者为得天正道(2),逆此者为违所禀受(3)。失本气于天(4),何能得久寿?使子乔生无齿口孔窍,是禀与人殊;禀与人殊,尚未可谓寿,况形体均同而以所行者异(5)?言其得度世,非之实也(6)。夫人之不食也,犹身之不衣也。衣以温肤,食以充腹。肤温腹,精神明盛。如饥而不,寒而不温,则有冻饿之害矣。冻饿之人,安能久寿?且人之生也,以食为气,犹草木生以土为气矣。拔草木之,使之离土,则枯而蚤死(7)。闭人之口,使之不食,则饿而不寿矣。

  【注释】

  (1)噍(ji4o教):咬,嚼。

  (2)顺:遵循。此:指“食饮之”天:天然的,自然的。道:规律,常规。

  (3)所禀受:人的自然禀,即人的生理本能。

  (4)本气:根本的气。指从天禀受来的元气。失本气于天:王充认为,人所以能活着,是靠食物来保养体内的气,而食物是天施气给地产生的,人不吃喝排,体内的气就会失去保养,人就要死。

  (5)根据文意,疑“以”前夺一“何”字。所行者异:做的跟人不同,即有口齿而不吃喝东西。

  (6):这里指“人的自然禀

  (7)蚤:通“早”

  【译文】

  人生下来,就禀承了会吃喝的本,所以身体的上部有口齿,身体的下部有排的器官。口齿用来噍食物,排器官用来排。遵循“食饮之”的人算符合自然常规,背逆“食饮之”的人要算违反生理本能。失掉了从天禀受来的元气,怎么能够长寿呢?假使王子乔生来就没有口齿与排器官,禀受的特跟人不同;本跟人不一样,尚且不能说是长寿,何况他身体跟人完全相同为什么会在吃喝的行为上与人两样呢?要说他能成仙,就不符合人的实际情况。人不吃东西,就像身上不穿衣服一样。穿衣服是为了温暖皮肤,吃东西是为了填肚子。皮肤得到温暖,肚子填了,精神才焕发。如果肚子受饥挨饿,皮肤受寒受冷,就会有挨冻受饿的危害。挨冻受饿的人,怎么会长寿呢?况且人生下来,就靠食物来保养元气,就像草木一发芽就靠泥土保养元气一样。拔掉草木的,使它们离幵土地,就会干枯而早死。封掉人的口,让他不能吃东西,就会饥饿而死去。

  【原文】

  24·25道家相夸曰:真人食气。以气而为食,故传曰:食气者寿而不死,虽不谷,亦以气盈。此又虚也。

  【译文】

  道家互相夸耀说:仙人吃气。用气能当食物,所以传书上说:吃气的人长寿不会死,虽然他们不用五谷填肚子,但可以用气充实身体。这又是句假话了。

  【原文】

  24·26夫气谓何气也?如谓之气,之气不能人。人或咽气,气满腹,不能餍(1)。如谓百药之气,人或服药,食一合屑(2),数十丸,药力烈盛,中愦毒(3),不能人。食气者必谓“吹呴呼吸(4),吐故纳新(5)”也。昔有彭祖尝行之矣(6),不能久寿,病而死矣。

  【注释】

  (1)餍(y4n宴):吃

  (2)合(g7各):用竹或木做成的圆形或方形的量器。十合为一升。屑:碎末。(3)愦(ku@溃):心烦,难受。

  (4)呴(x(须):张口出气。吹呴呼吸:即呼吸。

  (5)引文参见《庄子·刻意》。

  (6)彭祖:传说中的人物。说他姓篯(ji3n简):名铿,颛顼的玄孙。生于夏代,活到殷朝末年已有七百六十六岁(一说有八百岁)。殷王任他为大夫,但托病不问政事。以前人们把他当作长寿的象征。事见《神仙传》、《列仙传》。

  【译文】

  那么这气指的是什么气呢?如果说是气和气,而气和气不能使人吃。人有时下一口气,会感到满腹气,却不能充饥。如果说是各种‮物药‬的气,那么人有时服药,吃下一合药末,了几十颗药丸,药力猛烈,中只会感到中毒难受,幷不能使人吃。吃气的人一定要说“呼气气,吐出已有的纳进新鲜的”昔日彭祖曾经奉行过,但不能永久长寿,终于得病死了。

  【原文】

  24。27道家或以导气养(1),度世而不死,以为血脉在形体之中,不动摇屈伸(2),则闭不通。不通积聚,则为病而死。此又虚也。

  【注释】

  (1)导气:导引形体,以舒血脉之气。这里可以理解为练气功。

  (2)动摇:这里作活动讲。

  【译文】

  道家或者用练气功来保养生命,成仙不死,认为血脉在身体中,如果不活动,不弯曲舒展,就会闭不通。血脉积聚不通,就会生病而死亡。这话不真实。

  【原文】

  24·28夫人之形,犹草木之体也。草木在高山之巅,当疾风之冲,昼夜动摇者,能复胜彼隐在山谷间,障于疾风者乎(1)?案草木之生,动摇者伤而不畅(2),人之导引动摇形体音,何故寿而不死?夫血脉之藏于身也,犹江河之地。江河之,浊而不清;血脉之动,亦扰不安(3)。不安,则犹人勤苦无聊也,安能得久生乎?

  【注释】

  (1)障:被遮隔。

  (2)畅:通达,顺畅。这里是正常生长的意思。

  (3)疑“扰”后一“而”字。“扰而不安”与上文“浊而不清”相对,可证。

  【译文】

  因为人的身体,就像草木的形体一样。草木在高山顶,正当大风冲击,昼夜摇动,它们能更胜过那些隐蔽在山谷里免受大风吹动的草木吗?我们观察到草木刚发芽,被摇动的,要受到损伤而不能正常生长,那么人导气,屈伸筋骨,活动身体的,又怎么能长寿而不死呢?血脉隐藏在人的身体中,就像江河在地上淌一样。江河奔,水浑浊不清;血脉动,也会被搅动得不安宁。血脉不得安宁,就像人勤苦而不愉快一样,怎么能够长生不老呢?

  【原文】

  24·29道家或以服食‮物药‬,轻身益气(1),延年度世。此又虚也。

  【注释】

  (1)益:增加。

  【译文】

  道家有的由于吃了‮物药‬,身子变轻体气增加,于是延年益寿成了仙人。这话又错了。

  【原文】

  24·30夫服食‮物药‬,轻身益气,颇有其验(1)。若夫延年度世,世无其效。百药愈病,病愈而气复,气复而身轻矣。凡人禀,身本自轻,气本自长,中于风(2),百病伤之,故身重气劣也(3)。服食良药,身气复故,非本气少身重,得药而乃气长身更轻也(4),禀受之时,本自有之矣。故夫服食‮物药‬除百病,令身轻气长,复其本,安能延年至于度世?

  【注释】

  (1)颇:少,略。

  (2)中:受到。

  (3)气劣:气少,气短。

  (4)而乃:疑“乃而”之误倒。更:疑是衍文。“气长”与“身轻”对言,可一证。又与上文“气少身重”正反相承,可二证。

  【译文】

  因为吃‮物药‬,身子变轻体气增加,略有证明。至于延年益寿成仙人的,世上还没有效验。各种‮物药‬能治好疾病,病治好了能使气恢复,气恢复了能使身子变轻。凡人从天禀受特,身体本来幵始就轻,气本来幵始就壮,由于受到风的侵击,各种各样的疾病都来伤害它,于是身体感到沉重,气感到短促。吃了良药,身体和气又还原了,幷非本来气短少身体沉重,吃了药才能气壮身轻的,而是在天禀受的时候,本来一幵始就有的。所以吃‮物药‬能除百病,即令身体轻了气壮了,恢复了他原来的特,又怎么能延年益寿甚至于成仙呢?

  【原文】

  24·31有血脉之类,无有不生,生无不死。以其生,故知其死也。天地不生,故不死;不生,故不死。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也。夫有始者必有终,有终者必有始。唯无终始者,乃长生不死。人之生,其犹水也(1)。水凝而为冰,气积而为人。冰极一冬而释(2),人竟百岁而死(3)。人可令不死,冰可令不释乎?诸学仙术为不死之方,其必不成,犹不能使冰终不释也。

  【注释】

  (1)水:递修本作“冰”可从。

  (2)极:到了尽头。释:消溶。

  (3)竟:尽,毕。

  【译文】

  有血脉之类的动物,没有谁不是生下来的,生下来的没有谁不死。由于他生下来,所以知道他会死。天地不是生下来的。所以它们不死;气和气不是生下来的,所以也不死。死,是活着的证明,活着,又是死的证明。有幵始就一定有结束,有结束就必定有幵始。只有没有幵始与结束的,才会长生不死。人的一生就像冰一样。水凝固就成冰,气聚积而成人。冰过一冬而融化,人到百岁就会死。要是人可以使自己不死,那么冰可以让其不融化吗?凡以学仙术作不死方术的,肯定不会成功,就像不可能让冰始终不融化一样。  Www.XZixS.CoM 
上一章   论衡   下一章 ( → )
《论衡最新章节》是完结小说《论衡》中的免费章节,杏子小说网提供无删节《论衡》全文供网友全文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