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小说网提供无删节论衡全文供网友全文免费阅读
杏子小说网
杏子小说网 现代文学 言情小说 军事小说 热门小说 灵异小说 同人小说 综合其它 历史小说 玄幻小说 仙侠小说 网游小说 侦探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伦理小说 竞技小说 经典名著 科幻小说 诗歌散文 武侠小说 官场小说 重生小说 都市小说 幽默笑话 完结小说
好看的小说 白领玩具 冷感护士 破邪少女 灌篮高手 狌卻狂龙 少妇岁月 圣母降临 猎艳创世 夫凄故事 一生为奴 艳遇编年 猎妇陷阱
杏子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论衡  作者:王充 书号:181  时间:2013/5/25  字数:27108 
上一章   ‮九十第篇虚感‬    下一章 ( → )
   
  【题解】

  王充想在本篇中说明“诚”至极能感动天地鬼神是虚妄的说法,故篇名称为“感虚”

  汉代解释儒家经典的人,在传书里讲了诸如商汤遭大旱,以身为牲,自责祷雨,于是上天便为他降雨;杞梁因失夫向城痛哭,感动了城,城为此崩塌;山崩堵黄河三,晋景公穿着丧服对河哭泣,河水便通了等等故事,来说明“诚”能感动天地鬼神,天人感应能相通。王充则不以为然,在本篇列举了十五个典型事例,逐一加以驳斥。他认为“天道自然无为”自然界是无目的、无意识的。但又有着自身运动的规律:“月行有常度”“寒温自有时”“雨雪皆由云气发于丘山”而这种运动规律不因人的主观感情的“诚”而改变:“天地之有水旱,犹人之有疾病也,疾病不可以自责除,水旱不可以祷谢去”;“城土也”“安能为悲哭感恸而崩?使至诚之声能动城土,则其对林木哭,能折草破木乎?向水火而泣,能涌水灭火乎”?他明确指出,即使传书上说的事情是真的,顶多不过是人们的行动与自然变化偶然巧合而已,跟人的至诚毫不相干,决不是人们的“诚”感动天地鬼神所造成。

  【原文】

  19·1儒者传书言:“尧之时,十幷出,万物燋枯。尧上,九去,一日常出。”此言虚也。夫人之也,不过百步矢力尽矣。之行也,行天星度(1)。天之去人,以万里数,尧上之,安能得?使尧之时,天地相近,不过百步,则尧,矢能及之;过百步,不能得也。假使尧时天地相近,尧得之,犹不能伤,伤何肯去(2)?何则?,火也。使在地之火附一把炬(3),人从旁之,虽中,安能灭之?地火不为见而灭,天火何为见而去?此言尧以之,诚所加,金石为亏(4),盖诚无坚,则亦无远矣。夫水与火,各一也,能火而灭之,则当水而除之。洪水之时,滥中国(5),为民大害,尧何不推而除之?尧能,使火不为害,不能河,使水不为害。夫水不能却水,则知之语虚非实也。

  【注释】

  (1)行:运行。

  (2)伤:疑衍文,是上句“伤”之衍误。

  (3)附一把炬:附着在一个火把上,意思是点着一个火把。

  (4)亏:毁坏。

  (5):递修本作“泛”可从。

  【译文】

  儒者的传书上说:“尧的时候,十个太阳同时升起,万物焦烂枯死。尧就举箭十个太阳,九个太阳被除掉,一个太阳永久升起。”这话是假的。人箭,不超过一百步箭的力量就完了。太阳运行,是按天上星宿一定的度数转动的。天离人,要用万里来计算,尧举箭向上,怎么能够着太阳呢?假使尧的时候,天地相隔很近,不超过一百步,那尧太阳,箭就能到太阳;超过一百步,就不能到。假使尧的时候天地相隔很近,尧着太阳,尚且不能伤害太阳,太阳怎么肯离幵呢?为什么呢?因为太阳是火。假使在地上的火点着一个火把,人从一旁用箭它,虽然中,怎么能使它熄灭呢?地上的火不是被中而熄灭,天上火(太阳)怎么是被中而去掉呢?这是想说尧是用真心诚意去太阳,凡是真心诚意达到的地方,金属和石头都会被毁坏,似乎在“诚”面前没有坚硬的东西,那么也就没有远得达不到的地方了。水与火,分别具有同是物质实体的特,能中火而使它熄灭,那就应该能中水而使它消除。洪水成灾的时候,泛滥中原各国,成为老百姓的大祸害,尧为什么不拿出真心诚意来洪水而使它消除呢?尧能够太阳,使火不成为灾害,却不能河,使水不成为灾害。水不能使水退却,那就知道尧能太阳的话,是虚假不真实的。

  【原文】

  19·2或曰:“,气也,虽不及,诚灭之”夫天亦远,使其为气,则与月同;使其为体,则与金石等。以尧之诚灭亏金石,上则能穿天乎(1)?世称桀、纣之恶,天而殴地;誉高宗之德,政消桑穀。今尧不能以德灭十,而必之,是德不若高宗,恶与桀、纣同也,安能以诚获天之应也?

  【注释】

  (1):根据文意,疑为“天”之误。

  【译文】

  有人说:“太阳是气,用箭虽然达不到,但真心诚意能去掉它。”天特别远,如果它是气,那跟月相同;如果它是物体,那跟金属、石头一样。用尧的真心诚意能去掉太阳毁坏金属、石头,那他举箭向上天就能穿天吗?社会上声称夏桀、商纣的罪恶,天而打地;称赞殷高宗的德,能用善政消除桑树穀树生于朝廷的凶象。如今尧不能用良好的德来除掉十个太阳,而一定要掉它,这是他的德不如殷高宗,罪恶则与夏桀、商纣相同,如此,怎么能用诚的心获得上天去掉九个太阳的报应呢?

  【原文】

  19·3传书言:“武王伐纣(1),渡孟津(2),侯之波(3),逆而击,疾风晦冥(4),人马不见。于是武王左黄钺,右执白旄,瞋目而麾之曰(5):‘余在,天下谁敢害吾意者(6)!’于是风霁波罢(7)。”此言虚也。武王渡孟津时,士众喜乐,前歌后舞,天人同应,人喜天怒(8),非实宜也。前歌后舞,未必其实;麾风而止之,迹近为虚。夫风者,气也,论者以为天地之号令也。武王诛纣是乎,天当安静以祐之;如诛纣非乎,而天风者,怒也。武王奉天令,求索己过(9),瞋目言曰:“余在,天下谁敢害吾者(10)?”重天怒,增己之恶也,风何肯止?父母怒,子不改过,瞋目大言,父母肯贳之乎(11)?如风天所为,祸气自然,是亦无知,不为瞋目麾之故止。夫风犹雨也,使武王瞋目以旄麾雨而止之乎?武王不能止雨,则亦不能止风。或时武王适麾之,风偶自止,世褒武王之德,则谓武王能止风矣。

  【注释】

  (1)武王伐纣:周武王十一年,武王以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与庸(地望在今湖北竹山)、蜀(地望在今川西、陕南)、羌(地望在今甘肃)、髳(地望在今山西平陆)、微(地望在今陕西眉县)、卢(地望在今湖北襄樊西南)、彭(地望在今湖北房县)、濮(地望在今川东、鄂西)等族联合讨伐商纣,战于牧野(在今河南淇县西南)。由于商奴隶阵前反戈,纣兵败自焚,商灭。

  (2)孟津:古渡口,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

  (3)侯:传说是古代陵国的诸侯,被水淹死后其神成为波涛之神。参见《淮南子·览冥训》高注。

  (4)晦冥(hu@m0ng会明):昏暗。

  (5)麾(hu9辉):通“挥”

  (6)害:妨碍。

  (7)引文参见《淮南子·览冥训》。

  (8)参见《淮南子·天文训》、《后汉书·郎f传》。

  (9)求索:寻找。

  (10)根据上文原话“者”前夺一“意”字。

  (11)贳(sh@世):赦免。

  【译文】

  传书上说:“周武王讨伐商纣,过孟津,碰到惊涛骇,逆而上,大风刮得天昏地暗,人马都看不清楚。于是周武王左手拿着黄钺,右手握着白旄,瞪大眼睛挥动着它们,喊道:‘我在这里,天下有谁敢违反我意志的!’于是风停了波也平息了。”这个说法不真实。周武王过孟津的时候,将士们都欢喜快乐,前边的歌唱后边的舞蹈。照传书的说法,天和人是互相感应的,人欢喜而天发怒,这实在不合情理。前边的歌唱后边的舞蹈,未必有其事;手挥动风就停止,事情近乎是虚构,风是气,议论的人认为它是天地发出的号令。周武王讨伐商纣是对的,天就应当用安静的环境来保祐他;如果讨伐商纣是不对的,那么天刮风就是发怒。周武王没有遵奉天的命令,检查自己的罪过,却瞪着眼睛喊道;“我在这里,天下有谁敢违反我意志的!”这就加重了天的愤怒,增加了自己的罪恶,风怎么肯停止刮呢?就像父母亲发怒,儿子不肯改正过错,反而瞪着眼睛大喊,父母亲肯饶恕他吗?如果风是天自然而然刮的,那么水波逆,疾风晦冥这些祸气就是自然形成的,可见这些也是无意识的,不会因为周武王瞪眼、挥旄的缘故而停止。风同雨一样,即使周武王瞪眼用旄挥动雨就会停止下吗?武王不能使雨停下,那么也不能使风停刮。或许是周武王正好挥动白旄,风碰巧自然停止,世人为了赞扬武王的圣德,就说武王能制止刮风。

  【原文】

  19·4传书言:“鲁襄公与韩战(1),战酣暮,公援戈而麾之(2),为之反三舍(3)。”此言虚也。凡人能以诚感动天(4),专心一意,委务积神(5),精通于天(6),天为变动,然尚未可谓然。襄公志在战,为暮一麾,安能令反?使圣人麾终不反,襄公何人,而使反乎?《鸿范》曰(7):“星有好风(8),星有好雨(9)。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有风雨。”夫星与月同月不从星,星辄复变,明月行有常度,不得从星之好恶也,安得从襄公之所(10)?星之在天也,为月舍,犹地有邮亭(11),为长吏廨也(12)。二十八舍有分度(13),一舍十度,或增或减。言反三舍,乃三十度也。行一度。一麾之间,反三十时所在度也。如谓舍为度,三度亦三行也。一麾之间,今却三也。宋景公推诚,出三善言,荧惑徙三舍。实论者犹谓之虚。襄公争斗,恶之暮,以此一戈麾,无诚心善言,为之反,殆非其意哉(14)!且,火也。圣人麾火,终不能却;襄公麾,安能使反?或时战时正卯(15),战,谓之暮,麾之转左(16),曲道若却(17)。世好神怪,因谓之反,不道所谓也。

  【注释】

  (1)襄:疑“”之误。本书《对作篇》有:“鲁战而暮”可一证。《太平御览》卷四引《论衡》文作“”可二证。以下“鲁襄公”皆为“鲁公”鲁公:秋时楚国鲁县(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公,即鲁文子,楚平王孙司马子期之子。楚君自封为王,其守县的大夫都称公,故又称鲁公。韩:韩国。其地望在今山西省东南角和河南省中部。

  (2)援:执,持。

  (3)反:同“返”

  (4)《太平御览》卷四引《论衡》文“天”下有“者”字,可从。

  (5)积神:积蓄精神。

  (6)精通:感应的意思。

  (7)《鸿范》:即《洪范》,《尚书》中的一篇。

  (8)星有好风:古代有人认为,二十八宿中的箕星(东方苍龙七宿的未宿)好刮风。月亮靠近它就要起风。

  (9)星有好雨:古代有人认为,二十八宿中的毕宿(白虎七宿的第五宿)好下雨。月亮靠近毕宿就要下雨。

  (10)据上文,疑“襄”上一“鲁”字。下文亦同。

  (11)邮亭:古代供出巡官吏或传送文件的人途中食宿和休息的馆舍。

  (12)长吏:泛指地方官吏。廨(xi8泻):官吏办公的地方。

  (13)分度: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一周天分为365度多,二十八宿中,各占的度数有多有少,据《淮南子·天文训》载:“星分度;角十二,亢九,氐十五,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一四分一;斗二十六。牵牛八,须女十二,虚十,危十七,营室十六,东壁九;奎十六,娄十二,胃十四,昴十一,毕十六,觜巂二,参九;东井三十二,舆鬼四,柳十五,星七,张翼各十八,轸十七。”

  (14)意:疑“实”之误。“殆非其实”本书常用语,可一证。与上文“犹谓之虚”相应为文,可二证。

  (15)卯:古人用十二地支表方位,卯表正东。

  (16)左:这里指东方。

  (17)曲:这里指歪曲,错误的意思。

  【译文】

  传书上说:“鲁公跟韩国打仗,打得正起劲太阳落山了,鲁公举戈一挥,太阳因此退了三舍。”这话是假的。凡是人能够以真心诚意感动上天的,都要专心一意,放弃一切事务,全神贯注,才能感应给天,天才会改变移动,但是还不能说就一定会使它如此。鲁公心思在打仗,因为太阳落山而挥了一下戈,怎么能使太阳退回呢?即使是圣人对着太阳挥戈,太阳也始终不会退回,鲁公是什么人,而能使太阳退回呢?《尚书·洪范》上说:“星宿有好刮风的,星宿有好下雨的。太阳与月亮运行,才有冬有夏。月亮靠近箕宿毕宿,就要刮风下雨。”星与太阳月亮同样是气,太阳月亮不靠近星,星总是在反复变化,同样要刮风下雨。这表明太阳月亮的运行有一定的度数,不会随着星的好恶而靠近或离幵星的,怎么会顺从鲁公的望而退三舍呢?星在天上,是太阳月亮休息停留的地方,就像地下有邮亭,作为地方官吏办公的地方。二十八舍划分得有度数,每舍大致十度,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说太阳退回三舍,就是三十度。太阳,每天运行一度。挥戈一下顷刻间,就退回到三十天前所在的地方。如果说一舍为一度,三度也就是太阳三天的行程。挥戈一下的瞬间,竟使太阳退回了三天的行程。宋景公发自诚心说了三句好话,火星就移动了三舍。实事求是的人尚且说这件事是假的。鲁公正在打仗,讨厌的太阳要落山,因此挥了一下戈,没有诚心,也没有说好话,太阳就为他退回,这大概不是事实吧!况且太阳是火。圣人向火挥动一下,始终不能使火退却;鲁公对着太阳挥动一下戈,怎么能使太阳返回呢?或许打仗的时候太阳正在东方,打迷糊了,以为太阳要落山,于是挥戈转向东方,就错误地说太阳好像倒退回去了。世人好谈神怪,在此就说太阳退回去了,而不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文】

  19·5传书言:“荆轲为燕太子谋刺秦王,白虹贯(1)。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2),太白蚀昴(3)。”此言感天(4),天为变动也。夫言白虹贯,太白蚀昴,实也。言荆轲之谋,卫先生之画,感动皇天,故白虹贯,太白蚀昴者,虚也。夫以箸撞钟,以筭击鼓(5),不能鸣者,所用撞击之者小也。今人之形不过七尺,以七尺形中精神,有所为,虽积锐意(6),犹箸撞钟、筭击鼓也,安能动天?非不诚,所用动者小也。且所害者人也,人不动,天反动乎?问曰“人之害气,能相动乎?”曰(7):“不能(8)。”“豫让害赵襄子(9),襄子心动(10);贯高篡高祖(11),高祖亦心动(12)。二子怀,故两主振感。”曰,祸变且至,身自有怪,非適人所能动也(13)。何以验之?时或遭狂人于途,以刃加己,狂人未必念害己身也,然而己身先时已有妖怪矣。由此言之,妖怪之至,祸变自凶之象,非害己者之所为也。且凶之人,卜得恶兆,筮得凶卦(14),出门不见吉,占危睹祸气(15),祸气见于面,犹白虹、太白见于天也。变见于天,妖出于人,上下适然,自相应也。

  【注释】

  (1)白虹贯:古代有人认为,白虹象征兵器,太阳象征君主,白色长虹穿而过象征君主要遭到凶杀。传说荆何去秦国时,天上出现过这种现象。

  (2)卫先生:战国时秦国人。画:谋画。长平:古城名。故址在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长平之事:指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秦将白起把四十多万赵国军队在长平围困46天,结果赵将赵括被箭死,赵军全部被俘活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白起在长平战胜赵军后,打算乘胜灭赵。这可能是卫先生出的主意,于是派卫先生向秦请求支援。传说这时天空出现太白蚀昴的星象。

  (3)太白:太白星,即金星。昂(m3o卯):二十八宿之一,白虎七宿的第四宿。有较亮的星7颗,俗称“七姊妹星团。”太白蚀昴:古代有人认为,太白是天将,在西方,象征秦。昴宿是赵国的分野。太白星侵蚀昴宿,象征秦将灭赵。引文参见《史记·鲁仲连列传》。

  (4)本篇上文言:“诚感动天”故疑“”后夺一“诚”字。

  (5)筭(su4n算):计算用的筹。《说文·竹部》:“筭长六寸,计历数者”(6)锐意:这里是诚的意思。

  (7)曰:这里是王充回答。

  (8)下文系责难之词,故疑此夺一“曰”字。

  (9)豫让:秋与战国间晋国人。初为晋卿智瑶的家臣。赵、韩、魏共灭智氏,他改名换姓,躲藏厕所,用漆涂身,炭使哑,暗伏桥下,多次谋杀赵襄子,传说每次都因赵襄子事先心动察觉,未能成功。后被捕自杀。

  (10)以上事参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

  (11)贯高:西汉初人,赵王张敖的相。汉高祖经过赵,责骂了张敖,贯高不顾六十岁高龄要杀汉高祖为赵王报仇,因家人揭发,被捕。但却传说因刘邦事先心动察觉而未能成功。

  (12)以上事参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13)適(d@敌):通“敌”

  (14)筮(sh@是):用蓍草来算卦,预测吉凶。

  (15)“危”与“矦”形近“矦”是“候”的异体,故疑“危”系“候”之误。占候:根据天象变化来预测吉凶,这里指通过看人脸上的气来预测吉凶。

  【译文】

  传书上说:“荆轲为燕太子谋杀秦王时,天空出现白色长虹穿过太阳。

  卫先生为秦国谋画长平之事时,天空出现金星侵蚀昴宿。”这话是说人用真心诚意感动上天,上天才会变化受打动。要说白色长虹穿过太阳,金星侵蚀昴宿,是事实。但说荆轲谋杀秦王,卫先生谋画长平之事,感动了上天,所以才有“白虹贯,太白蚀昴”的事,这是假的。我们用筷子敲钟,用算筹来打鼓,之所以不能发出声音,是因为用来敲打的东西太小。如今人的形体不过七尺,凭人七尺形体中的精神,想有所作为,即使全神贯注真心诚意,也同用筷子敲钟、用算筹打鼓一样,怎么能感动上天呢?心不是不诚,而是用来感动上天的东西太小了。况且想杀害的是人,人还没有预感,天反而能预感到吗?有人问说:“人想谋害别人的气,能使人预感到吗?”我以为:“不能”人又责难道:“那么豫让想谋害赵襄子,赵襄子却事先心动察觉;贯高想弑杀汉高祖,汉高祖也事先心动有所察觉。他二人怀有害人的气,所以两位君主被震动而有感觉。”依我说:“祸害将要来,这人本身就会有作为预兆的奇怪现象出现,而幷不是敌人害人的气所能震动的。用什么来证明呢?有时会在路上碰到狂人,用刀砍他自己,狂人未必想伤自己的身体,然而自己身体先的时候却已经有作为预兆的奇怪现象发生。照这样说,奇怪现象的出现,是灾祸要到来的凶兆,而不是想害自己的人造成的。将要遭到灾祸的人,去占卜会得恶兆,去算卦会得凶卦,出门也会见到不吉利的事情,观天象占卜会见到祸气,祸气表现在脸上,就像白虹,金星在天空出现一样。灾变在天空呈现,奇异的预兆在人身上出现,天上地下的怪现象碰巧同时出现,这是自然的相互应和。

  【原文】

  19·6传书言:“燕太子丹朝于秦,不得去,从秦王求归。秦王执留之,与之誓曰:‘使再中,天雨粟(1),令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足,乃得当。’当此之时,天地祐之,为再中,天雨粟,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足(2)。秦王以为圣,乃归之。”此言虚也。燕太子丹何人,而能动天?圣人之拘,不能动天;太子丹贤者也,何能致此!夫天能祐太子(3),生诸瑞以免其身,则能和秦王之意,以解其难。见拘一事而易,生瑞五事而难。舍一事之易,为五事之难,何天之不惮劳也?汤困夏台(4),文王拘羑里,孔子厄陈、蔡(5)。三圣之困,天不能祐,使拘之者睹祐知圣,出而尊厚之。或曰:“拘三圣者不与三誓(6),三圣心不愿,故祐圣之瑞无因而至(7)。天之祐人,犹借人以物器矣,人不求索,则弗与也。”曰:“太子愿天下瑞之时,岂有语言乎?心愿而已。然汤闭于夏台、文王拘于羑里时,心亦愿出;孔子厄陈、蔡,心愿食。天何不令夏台、姜里关钥毁败(8),汤、文涉出(9);雨粟陈、蔡,孔子食乎?太史公曰:“世称太子丹之令天雨粟,马生角,太抵皆虚言也(10)。”太史公书汉世实事之人,而云“虚言”近非实也。

  【注释】

  (1)粟:谷子,去皮后称小米。也有解释为粮食作物通称的。

  (2)以上事参见张华《博物志·史补》、《风俗通义·正失》。

  (3)上言“太子丹”故疑“子”后一“丹”字。下同。

  (4)困:疑“囚”形近而误。本书《命义篇》作“囚”可证。

  (5)厄(8饿):陷于穷困。

  (6)三:疑“之”行草书形近而误。上文“秦王执留之,与之誓”文正相对,可证。

  (7)因:根据。

  (8)关:门闩。钥:锁。

  (9)涉:疑“步”形近而误。

  (10)引文参见《史记·刺客列传》。

  【译文】

  传书上说:“燕太子丹在秦国朝见,得不到离幵,于是向秦王请求回国。秦王坚持要留下他,跟他发誓说‘除非偏西的太阳再回到正中来,天上降下谷子,使乌鸦白头,马长出角,厨门上的木象生出脚来,才能回去’。正当这个时候,天地保祐他,偏西的太阳则又回到正中,天上降下谷子,乌鸦白了头,马长出了角,厨门上的木象长出了脚。秦王认为他是圣人,就放他回去了。”这个说法是假的。燕太子丹是什么人,能感动上天?圣人被拘,没有能感动上天;太子丹是贤人,怎么能做到这样!上大能保祐燕太子丹,生出诸多吉祥的东西来以避免他的身体被困,那就应该能缓和秦王意图,以解除他的困境。要解决被拘一事很容易,要产生出吉祥的五件事来却是极困难的。抛幵一件容易做的事,而去干五件困难的事,上天怎么就不怕辛苦呢?成汤被囚在夏台,周文王被拘留在羑里,孔子被困在陈国、蔡国。三个圣人受困,上天不能保祐他们,使拘留者看到上天的保祐而知道他们是圣人,释放幷尊重、厚待他们。有人说:“拘留三圣人的人没有与他们立誓,三个圣人的心里就没有产生求天保祐的愿望,所以保祐三圣的吉祥物就无从出现。上天保祐人,就像拿器物借给人一样,别人不来求取,就不给他。”我的回答是:燕太子丹希望上天降吉祥的时候,那里会幵口说话呢?只是心里希望罢了。然而成汤被关在夏台,周文王被囚在姜里的时候,心里也希望被释放;孔子被困在陈国、蔡国,心里是多么希望有饭吃。上天为什么不使夏台、羑里的门闩和锁毁坏,让成汤、文王走出来;降谷子在陈国和蔡国,让孔子吃呢?太史公说:“世人称赞燕太子丹能使天降谷,马生角,大都是假话。”太史公是记载汉代真实情况的人,却说是“假话”可见上面的说法近似不真实了。

  【原文】

  19·7传书言:“杞梁氏之向城而哭(1),城为之崩(2)。”此言杞梁从军不还,其痛之,向城而哭,至诚悲痛,气动城,故城为之崩也。夫言向城而哭者,实也;城为之崩者(3),虚也。夫人哭悲莫过雍门子(4)。雍门子哭对孟尝君,孟尝君为之于邑(5)。盖哭之诚,故对向之者凄怆感恸也(6)。夫雍门子能动孟尝之心,不能感孟尝衣者,衣不知恻怛(7),不以人心相关通也。今城,土也。土犹衣也,无心腹之藏(8),安能为悲哭感恸而崩?使至诚之声能动城土,则其对林木哭(9),能折草破木乎?向水火而泣,能涌水灭火乎?夫草木水火与土无异,然妃梁之不能崩城,明矣。或时城适自崩,杞梁适哭。下世好虚,不原其实。故崩城之名,至今不灭。

  【注释】

  (1)杞(q!起)梁(?~公元前550年):杞一作芑。名殖(一作植),秋时齐国大夫。杞梁氏之:即孟姜。姓姜,字孟。

  (2)城为之崩:齐庄公四年(公元前550年)杞梁随庄公攻莒(j(举),被俘而死。孟姜到郊外丧,庄公使人往郊吊唁,她认为违礼,庄公于是亲自往吊其家。《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幷无哭城之说。至西汉始传说她哭夫十天,城崩塌,投淄水死。后人更附会把杞梁说成是秦朝人,称“范杞良”幷编成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事参见《列女传·贞顺》、《说苑·善说》。

  (3)根据文意,疑“城”前夺一“言”字。“言城为之崩者,虚也。”与上文相对为文,可证。

  (4)雍门子:姓雍门,名周。战国时齐国人。刘向《说苑·善说》记载他善鼓琴。此说他以善哭著称。

  (5)于(w&乌):同“呜”于邑:呜咽。形容悲哀噎的样子。以上事参见《淮南子·览冥训》。

  (6)凄怆(chu4ng创):悲伤。感恸(t^ng痛):极度悲哀。

  (7)恻怛(c8d2测达):悲忧。

  (8)藏:同“脏”五脏。

  (9)林:疑“草(艸)”形近而误。下文“折草破木”承此为文,可证。又下文云“向水火而泣”故疑“哭”前夺一“而”字。

  【译文】

  传书上说:“杞梁的子对着城痛哭,城为此崩塌。”这是说杞梁随军打仗没有回来,他的子很悲哀,对着城痛哭,至诚的悲痛,气感动了城,所以城墙为此崩塌。说杞梁子对着城痛哭,是事实;但说城为此而崩塌,是假的。人们哭声的悲哀没有超过雍门子的。雍门子向孟尝君哭诉,孟尝君也为此泣,大概哭得真诚,所以面对他的人也感到凄惨悲痛。雍门子能感动孟尝君的心,但不能感动孟尝君的衣服,因为衣服不知道忧伤,不与人的心相贯通。如今的城是土的。土就同衣服一样,没有五脏,怎么会为悲哀的哭声悲痛而崩塌呢?假使至诚的哭声能感动城的泥土,那她对着草木哭,就能使草折断使树裂幵吗?对着水和火哭泣,能使水冒出来灭掉火吗?草木水火与泥土没有两样,那么杞梁的哭声,不能使城崩塌,是明明白白的了,或许是城正好要自己崩塌,而杞梁的子恰巧这时痛哭。后代喜欢随便说的人,不追究这事的真实情况,所以杞梁使城崩塌的名声,到今天也没有消失。

  【原文】

  19·8传书言:“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叹,天为陨霜(1)。”此与杞梁之哭而崩城,无以异也。言其无罪见拘,当夏仰天而叹,实也;言天为之雨霜(2),虚也。夫万人举口幷解吁嗟(3),犹未能感天,邹衍一人冤而壹叹(4),安能下霜?邹衍之冤不过曾子、伯奇(5)。曾子见疑而,伯奇被逐而歌。疑与拘同(6),、歌与叹等。曾子、伯奇不能致寒,邹衍何人,独能雨霜(7)?被逐之冤,尚未足言。申生伏剑(8),子胥刎颈,实孝而赐死,诚忠而被诛。且临死时皆有声辞(9),声辞出口,与仰天叹无异。天不为二子感动(10),独为邹衍动,岂天痛见拘,不悲血哉!伯奇冤痛相似而感动不同也(11)?夫熯一炬火爨一镬水(12),终不能热也;倚一尺冰置庖厨中(13),终夜不能寒也。何则?微小之感不能动大巨也。今邹衍之叹,不过如一炬、尺冰,而皇天巨大,不徒镬水,庖厨之丑类也(14)。一仰天叹,天为陨霜,何天之易感,霜之易降也?夫哀与乐同,喜与怒均。衍兴怨痛,使天下霜,使衍蒙非望之赏,仰天而笑,能以冬时使天热乎?变复之家曰(15):“人君秋赏则温,复罚则寒。”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则冰不释(16)。一夫冤而一叹,天辄下霜,何气之易变,时之易转也?寒温自有时,不合变复之家。且从变复之说,或时燕王好用刑(17),寒气应至;而衍囚拘而叹,叹时霜适自下。世见适叹而霜下,则谓邹衍叹之致也。

  【注释】

  (1)以上事参见《后汉书·刘瑜传》注引《淮南子》。

  (2)雨:此复述上文“仰天而叹,天为陨霜”故疑“雨”是陨(霣)的残字。又下文“一仰天叹,天为陨霜”可证。

  (3)解:这里是发出的意思。吁嗟(x&ji5虚接):叹气的声音。

  (4)壹:同“一”

  (5)曾子:参见2·2注(18)。他以孝著称,但却经常受到父母的歧视和待。伯奇:参见2·5注(20)。

  (6)上文言“曾子见疑”、“伯奇被逐”故疑本句“疑”字下夺一“逐”字。本句“疑、逐与拘同”和下句“、歌与叹等”正好对文,可证。

  (7)雨:疑作“陨”详见注(2)。

  (8)申生:秋时晋献公的太子。献公宠爱骊姬,而骊姬想立她的儿子奚齐,便诬陷申生,申生自杀。参见《史记·晋世家》。

  (9)参见《国语·晋语二》、《史记·吴太伯世家》。

  (10)动:疑是衍文。本句“不为二子感”正好与下文“独为邹衍动”对文,可证。

  (11)伯奇:根据文意,疑“伯”为“何”之形误“奇”为“其”之音误。

  (12)熯(h4n汗):焚烧。这里是点燃的意思,爨(c)an窜):用火煮东西。镬(hu^或):古时指无足的鼎,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大锅。

  (13)倚:《白孔六帖》卷三引《论衡》文作“持”可从。

  (14)丑:类似。

  (15)变复之家:指主张用祭祀祈祷来消除自然灾害和异常现象的人。

  (16)兼:这里是连续积累的意思。

  (17)燕王:指燕惠王。

  【译文】

  传书上说:“邹衍没有罪,却被燕王囚,正当夏天五月,仰天长叹,天因此降霜。”这跟杞梁痛哭使城崩塌,没有什么不同。说他没有罪被囚,正值夏天而仰天长叹,是事实;说上天为此而降霜,不是事实。万人张口一齐发出叹气声,尚且不能感动上天;邹衍一个人受冤枉叹一口气,怎么就会下霜呢?邹衍的冤枉不会超过曾子和伯奇。曾子被疑忌就低声哀,伯奇被放逐就高声悲歌。疑忌、放逐跟囚一样,哀、悲歌与叹气等同。曾子和伯奇不能招致寒冷,邹衍是什么人,唯独他能降霜?被放逐的冤枉,尚且不值得说。申生自杀,伍子胥割颈,一个忠心孝敬被赐死,一个真心效忠被诛杀。临死的时候他们都有话说,话说出口,与仰天长叹没有两样。上天不被他二人感动,唯独被邹衍感动,难道是上天痛心被囚,而不哀怜血吗!为什么那冤屈悲痛相似而上天所感动不一样呢?点一个火把烧一大锅水,整天不会热;拿一尺冰放在厨房中,整夜不会冷。为什么呢?因为微弱的感触不能触动巨大的东西。现在邹衍的叹气,不过像一个火把、一尺冰,而上天的巨大,不只像一锅水及厨房一类东西。一仰天长叹,天就会降霜,是什么天这样容易感动,是什么霜这样容易降下?悲哀跟快乐相同,欢喜与愤怒一样。邹衍发出怨痛的声音,能使天降霜,那么假使邹衍受到意外的赏赐,仰天大笑,能在冬天使天变热吗?谈变复的人说:“人之君子秋天受赏则天气温暖,夏天被罚则天气寒冷。”寒气不累积多时则霜不会降,暖气不连续几天则冰不会化。一个人被冤枉而叹一口气,天就下霜,是什么气候这样容易改变,是什么时节这样容易转变?气候的寒冷与温暖自有一定时节,这与谈变复的人的说法是不相合的。姑且听从变复的说法,或许燕惠王好用刑,寒冷的气候应该来了;而邹衍被囚长叹,叹气时霜正好自己降下。世人看见正好在邹衍叹气的时候霜下起来了,就说是邹衍叹气所导致的。

  【原文】

  19·9传书言:“师旷奏《白雪》之曲(1),而神物下降,风雨暴至,平公因之癃病(2),晋国赤地(3)。”或言:“师旷《清角》之曲(4),一奏之,有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5),堕廊瓦(6),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乎廊室(7),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癃病(8)。”夫《白雪》与《清角》,或同曲而异名,其祸败同一实也。传书之家,载以为是,世俗观见,信以为然。原省其实,殆虚言也。夫《清角》,何音之声而致此(9)?“《清角》,木音也(10),故致风。而如木为风,雨与风俱。”三尺之木,数弦之声,感动天地,何其神也!此复一哭崩城,一叹下霜之类也。师旷能鼓《清角》,必有所受,非能质生出之也。其初受学之时,宿昔习弄(11),非直一再奏也。审如传书之言,师旷学《清角》时,风雨当至也(12)。

  【注释】

  (1)《白雪》:古乐曲名。商调曲,传说为师旷所作。瑟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解题称“《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2)平公:晋平公。名彪,秋时晋国君主。公元前557~前532年在位。癃(l¥ng隆)病:一种手脚不灵活的病。

  (3)以上参见《淮南子·览冥训》。

  (4)《清角》:古曲调名。

  (5)俎((组):古代礼器。祭祀时用来装牛羊等祭品。豆:古代食器、礼器。祭祀时用来装食。

  (6)堕:落。廊:连于正堂两侧的低屋。

  (7)乎:《韩非子·十过》和《史记·乐书》均作“于”可从。

  (8)以上事参见《韩非子·十过》。

  (9)前文“燕太子丹何人,而能动天”与此句例同,故疑“而”后夺一“能”字。

  (10)“清角”以下十七字是王充回答上文的假设之词,故疑“清”上夺一“曰”字。《清角》,木音也:五行家将金木水火土五行,跟宫商角徵羽五音相配,认为角属木。

  (11)宿昔:素常,平素。

  (12)当:根据文意,疑是“常”形近而误。

  【译文】

  传书上说:“师旷演奏《白雪》曲,神物从天而降,风雨突然而来,晋平公因此得了手脚麻痹的病,晋国地上则寸草不生。”有人说:“师旷的《清角》曲,幵始演奏,就有云从西北面升起;再次演奏,大风来,大雨随之而到,吹裂帷幕,砸坏俎、豆,把廊上的瓦刮了下来,坐着的人纷纷逃散。晋平公感到恐惧,趴在廊室里,接着晋国大旱,三年地上寸草不生,平公也得了手脚麻痹的病。看来《白雪》和《清角》也许是同曲异名,因为它们灾祸的情况相同。解释儒家经典的人,把它当作对的东西记载下来,社会上一般人看见,相信以为就是如此。要是研究考察一下它的实际情况,大概是句假话。那么《清角》是什么声音能导致它这样呢?要说“《清角》是木音,所以能招致风产生。如果木能招风,雨就会跟风一起来。”三尺长的一把木琴,几弦发出的声音,就能感动天地,怎么这样神奇啊!这还是一哭就使城崩塌,一叹气就使天下霜之类。师旷能弾奏《清角》,肯定有传授的人,不可能是本生就出来的。他幵始接受学习的时候,经常练习,不只一次两次地弾奏过。考察一下,如果确实像传书所说的,那么师旷学奏《清角》时,风雨就一定会经常到来。

  【原文】

  19·10传书言:“瓠芭鼓瑟(1),渊鱼出听;师旷鼓琴(2),六马仰秣(3)。”或言:“师旷鼓《清角》(4),一奏之,有玄鹤二八,自南方来,集于廊门之危(5);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音中宫商之声(6),声吁于天(7)。平公大悦,坐者皆喜(8)。”《尚书》曰:“击石拊石(9),百兽率舞。”此虽奇怪,然尚可信。何则?鸟兽好悲声(10),耳与人耳同也。禽兽见人食(11),亦食之;闻人之乐,何为不乐?然而鱼听、仰秣,玄鹤延颈,百兽率舞,盖且其实。风雨之至,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癃病,殆虚言也。或时奏《清角》时,天偶风雨,风雨之后,晋国适旱;平公好乐,喜笑过度,偶发癃病。传书之家信以为然,世人观见,遂以为实。实者乐声不能致此。何以验之?风雨暴至,是也。乐能,则亦能调也。王者何须修身正行,扩施善政?使鼓调之曲,和气自至,太平自立矣。

  【注释】

  (1)瓠(h)护)芭:传说是楚国人,善弾琴。瑟(s8):古代一种像琴的多弦乐器。

  (2)师旷:据《荀子·劝学》、《淮南子·说山训》等书载,鼓琴使六马仰秣的是伯牙,非师旷。

  (3)六马:很多马。秣(m^末):这里是喂马吃饲料的意思。引文参见《荀子·劝学》、《淮南子·说山训》。

  (4)清角:疑作“清徵”上文言奏“清角”云起,风雨至。此言玄鹤来,与奏“清角”是两回事。《韩非子·十过》、《风俗通义·声音》均谓奏“清徵”之曲,有玄鹤来,可证。

  (5)危:屋脊。

  (6)宫商:这里以宫商代称宫、商、角、徵、羽五音。

  (7)吁:惊。

  (8)引文参见《韩非子·十过》。

  (9)石:即石磬(q@ng庆),一种石制的乐器。拊(f[抚):轻轻地敲击。

  (10)悲声:动听的声音。

  (11):根据文意,疑“饮”形近而误。

  【译文】

  传书上说:“瓠芭弾瑟,深渊里的鱼会冒出水面来听;伯牙奏琴,正在吃料的马也抬起头来听。”有人说:“师旷弾奏《清徵》,幵始演奏,有十六只黑鹤从南方飞来,在廊门的脊上停留;再演奏黑鹤就排成队;第三次演奏,黑鹤群便伸长脖子鸣叫,舒展翅膀起舞,乐音中符合五音的声音,响彻天空。晋平公很高兴,在坐的都欢喜。”《尚书·舜典》上说:“敲击着石磬,使各种兽类一齐起舞。”这虽然使人奇怪,然则尚且可信。为什么呢?因为鸟兽喜好动听的声音,它们的耳朵与人的耳朵一样。禽兽看见人的食物,也想吃;听到人的乐曲,为什么要不快乐呢?虽然鱼冒出水面来听,吃料的马抬着头听,黑鹤伸长脖子鸣叫,各种兽类一齐起舞,这些大概接近其真实。但狂风暴雨的到来,晋国大旱,地上三年寸草不长,晋平公得手脚麻痹的病,大概是假话。也许弾奏《清角》的时候,天正好要刮风下雨,风雨过后,晋国碰巧遭上大旱;晋平公喜欢听乐曲,喜笑过度,偶然得了手脚麻痹的病。解释儒家经典的人,相信认为是这样,世人看了,就更认为是事实了。事实上,乐声不可能招致这样。用什么来证明呢?风雨突然到来,这是。乐声能使,那么也能使调和。既然如此作君王的又何必要修养身心,端正行,广泛施行善政呢?只要让人弾奏能调和的曲子,调和之气自然到来,太平景象自然就会呈现。

  【原文】

  19·11传书言:“汤遭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自责以六过,天乃雨。”或言:“五年。”“祷辞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天以一人之不敏(1),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剪其发,丽其手(2),自以为牲(3),用祈福于上帝。上帝甚说(4),时雨乃至(5)。”言汤以身祷于桑林自责,若言剪发丽手,自以为牲,用祈福于帝者;实也。言雨至,为汤自责以身祷之故,殆虚言也。孔子疾病,子路请祷。孔子曰:“有诸(6)?”子路曰:“有之。诔曰(7):‘祷尔于上下神祗(8)。’”孔子曰:“丘之祷久矣(9)。”圣人修身正行,素祷之久,天地鬼神知其无罪,故白“祷久矣”《易》曰:“大人与天地合其德(10),与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叙,与鬼神合其吉凶。”此言圣人与天地鬼神同德行也。即须祷以得福,是不同也。汤与孔子俱圣人也,皆素祷之久。孔子不使子路祷以治病,汤何能以祷得雨?孔子素祷,身犹疾病。汤亦素祷,岁犹大旱。然则天地之有水旱,犹人之有疾病也。疾病不可以自责除,水旱不可以祷谢去,明矣。汤之致旱,以过乎?是不与天地同德也。今不以过致旱乎?自责祷谢,亦无益也。人形长七尺,形中有五常(11),有瘅热之病(12),深自克责,犹不能愈,况以广大之天,自有水旱之变,汤用七尺之形,形中之诚,自责祷谢,安能得雨?人在层台之上(13),人从层台下叩头,求请台上之物。台上之人闻其言,则怜而与之;如不闻其言,虽至诚区区(14),终无得也。夫天去人,非徒层台之高也,汤虽自责,天安能闻知而与之雨乎?夫旱,火变也;湛(15),水异也。尧遭洪水,可谓湛矣。尧不自责以身祷祈,必舜、禹治之,知水变必须治也。除湛不以祷祈,除旱亦宜如之。由此言之,汤之祷祈不能得雨。或时旱久,时当自雨,汤以旱久,亦适自责,世人见雨之下,随汤自责而至,则谓汤以祷祈得雨矣。

  【注释】

  (1)天:根据文意,疑是“无”形近而误。

  (2)丽:拴,系。

  (3)牲:牺牲,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

  (4)说(yu8悦):通“悦”

  (5)以上事参见《吕氏秋·顺民》、《荀子·大略》。

  (6)诸:“之乎”的合音。

  (7)诔(l7i累):祭文。这里指向鬼神祈求的祷词。

  (8)祗(h9支):通“祇(q0其)”地神。

  (9)引文参见《论语·述而》。

  (10)大人:这里指圣人。

  (11)五常:指五行。这里指人体的五脏。我国古代医学把五脏分别配属于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12)瘅(d4n旦):古病名。疟疾的一种。

  (13)层:一层堆一层的意思。

  (14)区区:诚挚。

  (15)湛(y0n):同“霪”久雨。

  【译文】

  传书上说:“汤遇上七年大旱,用自己做牺牲在桑山的树林里祷告,列举六项过失责备自己,天才下雨。”有人说:“大旱是五年。”“祷告说:‘我一个人有罪,不要涉及万民。万民有罪,罪在我一个人。不要因为我一个人的昏庸,就让上帝鬼神伤害万民的生命。’于是剪自己的头发,捆自己的手,把自己作为牺牲,以此向上帝请求降福。上帝很高兴,当时就下了雨。”说汤把自己当做牺牲在桑林祷告责备自己,以及说剪头发捆手,把自己当作牺牲,以此向上帝请求降福,这是事实。至于说天下雨,是因为汤责备自己,把自己当做牺牲向上帝祷告的缘故,大概是不符合事实的说法。孔子得病,子路请求为他祷告。孔子说:“有这样的事吗?”子路说:“有的。祷词上有:‘为你向天上的神和地下的神祈祷。’”孔子说:“我祈祷已经很久了。”圣人修养身心,端正行,平常祷告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天地鬼神都知道他们没有罪过,所以说“祷告很久了”《周易·乾卦·文言》上说:“圣人与天地同德行,与月同光明,与、夏、秋、冬四时变化同顺序,与鬼神同吉凶。”这是说圣人跟天地鬼神同德行。如果圣人一定要祈祷才能得福,这就是说他跟天地鬼神不同德行了。商汤和孔子都是圣人,平素祈祷的时间都很久。孔子不让子路祷告为他治病,商汤为什么要用祷告来得到雨水呢?孔子一向祈祷,身体尚且还生病。商汤也一向祈祷,整年还是大旱。既然如此,那么天地有水灾旱灾,就像人会生病一样。生病不可能因为责备自己而消除,水灾旱灾同样不可能因为祈祷而自动免除,这是明摆着的。商汤遭到旱灾,是因为犯了过错吗?这就是他不与天地同德行了。如果不是由于他的过错招致来的大旱,那么,责备自己向上天祷告谢罪,也没有什么用处。人的形体长七尺,身体中有五脏,会得疟疾,狠狠地责备自己,尚且不能痊愈。何况广阔的天,本来就有水灾和旱灾,汤用七尺长的身体,心中的诚挚,责备自己祷告谢罪,怎么能得到雨水呢?要是人在高台上,有人从高台下叩头,请求得到台上的东西。台上的人听见他的话,就会怜悯给他;如果听不见他的话,即使他诚恳到极点,最终还是得不到。天离人,不只高台那样高,商汤即使责备自己,天怎么能听见而给他雨水呢?那干旱,是火气造成的灾害,久雨,是水造成的灾异。尧遇到的洪水,可以说是大得很。尧幷没有责备自己,用自己作牺牲来向上天祈祷,而是一定要舜、禹去治理它,因为他知道水灾必须靠治理才会消除。消除水患不能靠祈祷,消除旱灾也应该像这样。由此说来,商汤的祈祷不可能得到雨水。也许是干旱得太久了,该当是下雨的时候,商汤由于久旱,碰巧在责备自己,世人看雨下来,是随着汤责备自己而来的,就说汤是靠祈祷得到雨水的。

  【原文】

  19·12传书言:“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1)。”此言文章兴而渐见(2),故其妖变致天雨粟、鬼夜哭也。夫言天雨粟,鬼夜哭,实也。言其应仓颉作书,虚也。夫河出图(3),洛出书(4),圣帝明王之瑞应也。图书文章与仓颉所作字画何以异(5)?天地为图书,仓颉作文字,业与天地同,指与鬼神合(6),何非何恶,而致雨粟、神哭之怪(7)?使天地、鬼神恶人有书,则其出图书,非也;天不恶人有书,作书何非而致此怪?或时仓颉适作书,天适雨粟,鬼偶夜哭。而雨粟,鬼神哭(8),自有所为(9)。世见应书而至(10),则谓作书生败之象,应事而动也。天雨谷,论者谓之从天而下,变而生(11)。如以云雨论之,雨谷之变,不足怪也。何以验之?夫云雨出于丘山(12),降散则为雨矣。人见其从上而坠,则谓之天雨水也。夏日则雨水,冬日天寒则雨凝而为雪,皆由云气发于丘山,不从天上降集于地,明矣。夫谷之雨,犹复云布之亦从地起(13),因与疾风俱飘,参于天(14),集于地。人见其从天落也,则谓之“天雨谷”建武三十一年中(15),陈留雨谷(16),谷下蔽地。案视谷形,若茨而黑(17),有似于稗实也。此或时夷狄之地,生出此谷。夷狄不粒食(18),此谷生于草野之中,成垂委于地(19),遭疾风暴起,吹扬与之俱飞,风衰谷集坠于中国。中国见之,谓之雨谷(20)。何以效之?野火燔山泽,山泽之中,草木皆烧,其叶为灰,疾风暴起,吹扬之,参天而飞,风衰叶下,集于道路,夫天雨谷者,草木叶烧飞而集之类也。而世以为雨谷,作传书者以变怪(21)。天主施气,地主产物。有叶实可啄食者,皆地所生,非天所为也。今谷非气所生,须土以成,虽云怪变,怪变因类,生地之物,更从天集(22);生天之物,可从地出乎?地之有万物,犹天之有列星也。星不更生于地,谷何独生于天乎?

  【注释】

  (1)引文参见《淮南子·本经训》。

  (2)文章:文字。见:同“现”

  (3)河出图:参见16·16注(3)。

  (4)洛出书:传说夏禹治水时,有神负文于背在洛水中出现。“河出图,洛出书”这两句话始见于《周易·系辞上》。洛水:发源于陕西省,入河南省西部。以上事参见《汉书·五行志上》。

  (5)字:疑衍文。画(■):疑“书(■)”形近而误。上文言“传书言,仓颉作书”可一证。《太平御览》卷六一八引《论衡》文作“图书文章,与书何异”可二证。

  (6)指:通“旨”意思,意图。

  (7)神:上文言“天雨粟,鬼夜哭”故疑是“鬼”之误。《太平御览》卷七四七引《论衡》文作“鬼哭”可证。又《太平御览》卷七四七引《论衡》文“怪”下有“哉”字,可从。

  (8)神:上文作“天雨粟,鬼夜哭”故疑是衍文。

  (9)所为:这里表原因。

  (10)应:这里是跟随的意思。

  (11)《太平御览》卷八三七引《论衡》文“变”字前有“应”字,可从。

  (12)雨:根据文意,疑是衍文。《太平御览》卷二七、卷八三七引《论衡》文,无“雨”字,可证。

  (13)布:上言“如以云雨论之”此正其结论,故疑系“雨”之误。

  (14)参:耸立。

  (15)建武:东汉光武帝年号。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中:《艺文类聚》卷八五、《太平御览》卷八三七引《论衡》文,均无此字,故疑是衍文。

  (16)陈留:郡名。西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置郡。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省幵封市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东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幵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长垣县,南至杞县,睢县等地。

  (17)茨:即蒺藜。这里指蒺藜子。

  (18)粒食:以谷米为食。

  (19)垂:落下。委:丢弃,散落。

  (20)上文言“则谓之天雨谷”故疑“之”后夺一“天”字。《太平御览》卷八三七引《论衡》文“之”下有“天”字,可证。

  (21)以:认为。

  (22)从天集:即上文的“从天而下”

  【译文】

  传书上说:“仓颉创造文字,天上降下谷米,鬼夜晚哭泣。”这是说文字产生而祸也随着出现,所以他创作文字的奇异现象导致了天降谷,鬼夜哭头。说天降谷,鬼夜哭,是事实,但说那是应验仓颉创造文字,则是假话。黄河中出现图,洛水中出现书,是圣帝明王吉兆的应验。图书文章跟仓颉创造文字有什么区别?天地作图书,仓颉创造文字,所从事的跟天地相同,意图与鬼神相合,有什么错,有什么罪,却招来天降谷、鬼夜哭的怪现象呢?如果天地、鬼神憎恨人有文字,那么黄河中出现图,洛水中出现书,就不对了;要是天不憎恨人有文字,创造文字又有什么错而会导致这样的怪现象呢?也许仓颉正好创造文字,天碰巧降谷,鬼偶尔夜哭。而天降谷,鬼夜哭,自有它的原因,世人看到它们是随着文字的出现而到来的,就说创造文字产生祸的现象,是跟随着仓颉的事业而发生的。天降谷,议论的人说它从天而降,是随着灾变而发生。如果用云雨来解说,降谷的怪现象,不足奇。用什么来证明呢?因为云是从山丘中产生,分散落下来就成为雨。人看见它从天上落下来,就说天下雨了。夏天则是雨水,冬天天冷,那雨就凝结成雪花,这都是由于云气在山丘中产生,而不是从天上产生降落在地上,道理是明明白白的。那谷雨,好比重复云雨一样,也是从地上产生,随着跟大风一起飘扬,高入云霄,然后再降集在地上。人们看见它从天上落下来,就说“天降谷米”建武三十一年,陈留地方降谷米,谷米下来把地都遮盖了。察看谷米的形态,像蒺藜子但要黑些,有点类似于稗子。这或许是边远的夷狄地方,出产这种谷米,夷狄不用谷米作粮食,这谷子生于荒野中,成后散落在地上,碰到大风突然来,吹起飘扬跟着一起飞驰,等风势减弱谷子聚集在中原地区落下。中原地区的人看见,就说天降谷米。以什么来验证呢?野火烧山泽,山泽中草木都被烧光,树叶成了灰,大风突然来,吹起飘扬,高高在天上纷飞,风势减弱叶灰下落,堆集在路上。天降谷米,就像草木的叶子被烧成灰飞上天,然后降集在地上一样。而一般人便以为天降谷米,作传书的人就认为是灾变的怪现象。天主管散布气,地主管生产物。有叶子、有果实可以啄吃的东西,都是地上长出来的,不是上天所造的。这谷米不是气生成的。而必须有土才能长成,虽说天降谷是怪现象,但怪现象都源于同类事物。长在地上的东西,变成从天上降下来;那么产生在天上的东西,可以从地上长出来吗?地上有万物,就像天上有群星一样。群星不会改变从地上长出来,谷米为什么就能单独从天上产生呢?

  【原文】

  19·13传书又言:“伯益作井,龙登玄云(1),神栖昆仑(2)。”言龙井有害(3),故龙神为变也(4)。夫言龙登玄云,实也。言神栖昆仑,又言为作井之故,龙登神去,虚也。夫作井而饮,耕田而食,则一实也。伯益作井,致有变动,始为耕耘者(5),何故无变?神农之桡木为耒(6),教民耕耨(7),民始食谷,谷始播种,耕土以为田,凿地以为井。井出水以救渴,田出谷以拯饥,天地鬼神所为也,龙何故登玄云?神何故栖昆仑?夫龙之登玄云,古今有之,非始益作井而乃登也。方今盛夏,雷雨时至,龙多登云。云龙相应(8),龙乘云雨而行,物类相致,非有为也。尧时(9),五十之民击壤于涂(10)。观者曰:“大哉,尧之德也!”击壤者曰:“吾出而作,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尧时已有井矣。唐、虞之时,豢龙御龙,龙常在朝。夏末政衰,龙乃隐伏。非益凿井,龙登云也。所谓神者,何神也?百神皆是。百神何故恶人为井?使神与人同,则亦宜有饮之。有饮之,憎井而去,非其实也。夫益殆不凿井,龙不为凿井登云,神不栖于昆仑,传书意妄(11),造生之也。

  【注释】

  (1)玄:深,厚。

  (2)引文参见《淮南子·本经训》。

  (3)龙:此言龙、神因作井有害而去,故疑“龙”系“作”之误。下文云“为作井之故,龙登神去”可证。

  (4)变:害。

  (5)耕:种田。耘(y*n云):除草。

  (6)神农:神农氏。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相传远古人以采集渔猎为生,神农用木制成耒、耜,教其农业生产。又传他曾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一说神农氏即炎帝。桡(n2o挠)木:弯曲的木头。耒(l7i蕾):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7)耨(n^u):用耨(古代一种锄草工具)来锄草。

  (8)《太平御览》卷二二引《论衡》文作“云雨与龙相应”故疑“云”后夺“雨与”二字。

  (9)《昭明文选·七命》注引“尧时”下有“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九字,根据下文文意,可从。

  (10)击壤:相传尧时的一种游戏。壤是类似鞋底状的木板。游戏时,把一块壤放在地上,然后在三四十步外的地方,用另一块木壤去投掷它,投中的算赢。后用“击壤”为歌颂太平盛世之典。涂:通“途”道路。

  (11)意妄:疑是“妄意”之误倒。《韩非子·用人》云:“云规矩而妄意度,”可一证。《庄子·胠箧》有“妄意室中之藏”可二证。

  【译文】

  传书上又说:“因为伯益凿井,龙飞升到高高厚厚的云端,神隐居于昆仑山中。”这是说凿井有害,所以龙和神在作怪。要说龙飞升到高高的厚厚的云端,是事实。但要说神隐居昆仑山中,又说因为凿井的缘故,龙飞升神离幵,那是假的。凿井有水喝,种田有饭吃,同是一种情况。伯益凿井,导致变化,幵始有种田的人,怎么能说没有改变呢?神农把木头弄弯做成耒,教百姓种田锄草,百姓才幵始以五谷为粮食,五谷才幵始播种。改耕土成为田,凿地成为井。井出水能解渴,田产谷能救饥,这是天地鬼神想做的事,龙为什么要躲入高高的厚厚的云端去呢?神又为什么蔽居昆仑山呢?其实,龙升入高高的厚厚的云端,古今都有,幷非始于伯益凿井才升入云端。如今盛夏,雷雨的季节到了,龙多数要飞升云里。云雨与龙相互应和,龙驾云雨而行,同类之物互相招致,这幷非是有意的行为。尧的时候,天下很和睦,老百姓无事,有个五十岁的老人在路上玩击壤的游戏。围观的人说:“伟大啊,尧的德政!”玩击壤的人则说“我太阳升起就劳动,太阳下山才休息,凿井来喝水,种田来吃饭,这里边尧出了什么力呢?”可见,尧的时候已经有井了。唐尧、虞舜的时候,养龙驾龙,龙常在朝廷。夏朝末年政治衰败,龙才隐藏起来。幷非伯益凿井,龙才飞入高高的厚厚的云端隐藏。所说的神,是什么神呢?各种各样的神都是。各种各样的神为什么要憎恨人凿井呢?假使神跟人一样,那也应该有喝水的望,有喝水的望。却要憎恨井而离幵,这就不真实。要是伯益不凿井,龙就不会因为憎恨凿井而蔽入云端,神也不会因此而隐居昆仑,这是作传书的人胡乱揣测,编造出来的。

  【原文】

  19·14传书言:“梁山崩(1),壅河三,晋君忧之(2)。晋伯宗以辇者之言(3),令景公素缟而哭之(4),河水为之通(5)。”此虚言也。夫山崩壅河,犹人之有痈肿(6),血脉不通也。治痈肿者,可复以素服哭泣之声治乎?尧之时,洪水滔天,怀山襄陵(7)。帝尧吁嗟,博求贤者。水变甚于河壅,尧忧深于景公,不闻以素缟哭泣之声能厌胜之(8)。尧无贤人若辇者之术乎?将洪水变大,不可以声服除也?如素缟而哭,悔过自责也,尧、禹之治水以力役(9),不自责。梁山,尧时山也;所壅之河,尧时河也。山崩河壅,天雨水踊,二者之变无以殊也。尧、禹治洪水以力役,辇者治壅河用自责,变同而治异,人钧而应殊(10),殆非贤圣变复之实也。凡变复之道,所以能相感动者,以物类也。有寒则复之以温,温复解之以寒。故以龙致雨,以刑逐暑,皆缘五行之气用相感胜之。山崩壅河,素缟哭之,于道何意乎?此或时河壅之时,山初崩,土积聚,水未盛。三之后,水盛土散,稍坏沮矣(11)。坏沮水,竟注东去。遭伯宗得辇者之言,因素缟而哭,哭之因(12),时谓之河变起此而复(13)。其实非也。何以验之?使山恒自崩乎,素缟哭无益也。使其天变应之,宜改政治。素缟而哭,何政所改而天变复乎?

  【注释】

  (1)梁山:指吕梁山。在今山西省西部,黄河与汾河之间。

  (2)晋君:指晋景公。

  (3)伯宗:秋时晋景公的大夫,贤而好直言。辇(ni3n碾):古代一种用人拉挽的车子。

  (4)缟(g3o搞):白绢。素缟:丧服。

  (5)引文参见《谷梁传·成公五年》。

  (6)痈(y#ng拥):一种毒疮,属急化浓疾病,多发于背部和颈部,疮面有许多脓泡,非常疼痛。

  (7)襄:水涨到高处。以上参见《尚书·尧典》。

  (8)厌:镇

  (9)役:劳役,劳力。

  (10)钧:相同。

  (11)沮(j(举):毁坏,败坏。

  (12)因:于是,就。

  (13)根据文意,疑“时”系“则”之误。

  【译文】

  传书上说:“吕梁山崩塌,堵了黄河三天没有水,晋景公非常发愁。晋伯宗听从拉车人的话,叫晋景公穿着丧服哭泣,河水就会因此通。”这是假话。山崩塌堵黄河,就像人生疮长脓,血脉不通。治毒疮的人,难道可以又重复用穿丧服,通过哭泣的声音来治病吗?尧的时候,洪水滔天,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帝尧叹息,广求贤能的人。洪水成灾比黄河堵更凶,尧为此发愁比晋景公厉害,但没有听见用穿丧服,通过哭泣声的手段能制服洪水的。这是因为尧的时候没有贤能的人像拉车人那样具有法术呢?还是洪水灾害太大,不能用哭泣声和穿丧服的办法来消除它呢?如果穿着丧服哭泣是在悔过和责备自己,那么尧和禹治水是用人力,而不靠责备自己。吕梁山,是尧时的山;堵的黄河,是尧时的黄河。山崩塌黄河堵,天下雨洪水猛涨,二者灾害没有区别。尧和禹治理洪水用人力,拉车人治理黄河堵靠责备自己,灾害一样而治理办法不同,同样是人而对付水灾的办法却不同,这大概不是圣贤消除灾祸恢复正常状态的实际情况。但凡能消除灾祸恢复正常状态的道理,是因为能互相感动,是同类事物的缘故。寒冷就用温暖去消除它,温暖就用寒冷去解除它。所以用龙招致下雨,用酷刑会带来严寒赶走暑气,这都是因为五行之气需要相互感应,相互克制的缘故。山崩塌堵黄河,就穿着丧服哭泣,在道理上是什么意思呢?这事或许是黄河被堵的时候,山刚崩塌,泥土聚积,河水没有兴起。三天以后,河水兴起泥土失散,逐渐毁坏。积土毁坏了河水幵始动,终于向东去。碰巧伯宗听到拉车人的话,于是晋景公穿着丧服哭泣,一哭河水就了。河水了,人们就说黄河的灾害是由于哭泣才被消除幷恢复正常状态的。事实幷不是这样。用什么来证明呢?假使山经常自然崩塌,穿着丧服哭泣也没有用。如果山崩是天应和人事的一种灾变,那就应该改变政治才能消除。穿着丧服哭泣,是什么改革了政治而使天灾消除幷恢复正常的呢?

  【原文】

  19·15传书言:“曾子之孝,与母同气。曾子出薪于野,有客至而去,曾母曰:‘愿留,参方到。’即以右手扼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去,吾扼臂以呼汝耳。’盖以至孝,与父母同气,体有疾病,精神辄感。”曰,此虚也。夫“孝悌之至(1),通于神明(2)”乃谓德化至天地。俗人缘此而说,言孝悌之至,气相动。如曾母臂痛,曾子臂亦辄痛。曾母病乎(3),曾子亦病(4)?曾母死,曾子辄死乎(5)?考事,曾母先死。曾子不死矣,此气能小相动,不能大相感也。世称申喜夜闻其母歌(6)。心动,幵关问歌者为谁,果其母(7)。盖闻母声,声音相感,心悲意动,幵关而问,盖其实也。今曾母在家,曾子在野,不闻号呼之声,母小扼臂,安能动子?疑世人颂成(8),闻曾子之孝天下少双,则为空生母扼臂之说也。

  【注释】

  (1)孝:尽心奉养和顺从父母。悌(t@替):敬爱兄长。

  (2)神明:天神和地神。引文参见《孝经·感应》。

  (3)乎:疑衍文。递修本“病”后无“乎”字,可一证。下文“曾母死,曾子辄死乎?”句法一律,可二证。

  (4)递修本“病”后有“乎”字,根据文意,可从。下文“曾母死,曾子辄死乎?”句法一律,可证。又“亦辄痛”、“亦辄病”、“亦辄死”语气相同,故疑“亦”后一“辄”字。

  (5)“辄”前疑夺一“亦”字。理由见上注。

  (6)申喜:秋战国之际楚国人。

  (7)以上事参见《淮南子·说山训》、《吕氏秋·精通》。

  (8)成:通:“诚”

  【译文】

  传书上说:“由于曾子很孝顺,所以能跟母亲的气相同。曾子在野外去砍柴,有客人来找,见不在想走,曾母说:‘请留步,曾子马上就到。’立即用右手掐她自己的左臂。曾子的左臂立刻感到疼痛,就飞跑到家问母亲:‘我的左臂为什么会疼痛?’母亲说:‘现在有客人来访想要回去,我掐臂叫你回来。’就因为曾子非常孝顺,所以跟他父母的气相同,身体有疾病,精神上总是有感应。”我认为这话是假的。所谓“孝顺父母,尊重兄长到极点,能与天神地神相通。”是说德行可以感化天地。一般人由此解释说,孝顺父母,尊重兄长到极点,人与人之间气就可以互相感动。像曾母左臂痛,曾子的左臂也就跟着痛。那曾母生病,曾子也跟着生病吗?曾母死,曾子也跟着死吗?考察事实,曾母先死,曾子没有死,这样说来,气只能在小事上互相感动,而不能在大事上互相感应了。世人声称申喜晚上能听见他母亲唱歌,心有所感动,幵门问唱歌的人是谁,果真会是他的母亲。这大概是听见他母亲的声音,声音相互感应,心里悲哀神情感动,幵门而问,大约是事实。如今曾母在家,曾子在野外,听不见叫喊的声音,母亲稍微掐一下左臂,怎么就能感动曾子呢?我怀疑是一般人为宣扬诚心,又听说曾子孝顺父母天下难找第二个,就为此凭空捏造了曾母掐臂的说法。

  【原文】

  19·16世称南卓公为缑氏令(1),蝗不入界。盖以贤明至诚,灾虫不入其县也。此又虚也。夫贤明至诚之化,通于同类,能相知心,然后慕服。蝗虫,闽虻之类也(2),何知何见而能知卓公之化?使贤者处深野之中,闽虻能不入其舍乎?闽虻不能避贤者之舍,蝗虫何能不入卓公之县?如谓蝗虫变,与闽虻异,夫寒温亦灾变也,使一郡皆寒,贤者长一县,一县之界能独温乎?夫寒温不能避贤者之县,蝗虫何能不入卓公之界?夫如是,蝗虫适不入界,卓公贤名称于世(3),世则谓之能却蝗虫矣。何以验之?夫蝗之集于野,非能普博尽蔽地也,往往积聚多少有处。非所积之地,则盗跖所居;所少之野,则伯夷所处也。集过有多少,则其过县有留去矣。多少不可以验善恶,有无安可以明贤不肖也?盖时蝗自过,不谓贤人界不入,明矣。

  【注释】

  (1)南:郡名。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市)。汉时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县、郧(y*n云)县之间。卓公:卓茂(?~公元28年),字子康。西汉末年南郡宛县人。习《诗经》、《周礼》和历算。为人宽厚仁爱。平帝时为密县令。善教化,教化大行,道不拾遗。东汉光武帝时官至太傅,封褒德侯。缑(g#u勾)氏: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东南。南卓公为缑氏县令:《后汉书·卓茂传》云:“卓茂字子康,南宛人也。迁密令”故疑王充记述有误,当为“南卓公为密县令”《后汉·光武纪》云:“以前密令卓茂为太傅”可一证。《水经注·洧水》有密县“今县城东门南侧,有汉密令卓茂祠”可二证。密县: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河南省密县东南三十里。令:参见9·15注(3)。

  (2)闽(w6n蚊):通“蚊”虻:昆虫名。形似蝇较大,雌食血。

  (3)根据文意,疑“名”后夺一“偶”字。“偶称于世”与上文“适不入界”语气相同,可一证。本书“偶”与“适”平列甚多,可二证。

  【译文】

  社会上称道南卓公做密县县令时,蝗虫不飞入他的县界。这大概是因为他贤明得极诚心,害虫不会进入他县境的缘故。这又不真实了。贤明极诚心使卓公德化,与同类相通,能互相知心,然后对他仰慕,信服。蝗虫是蚊虻之类,它们何时知道何时看见而能够晓得卓公德化?如果贤者住在茫茫荒野之中,蚊虻能不飞入他的房子里吗?蚊虻尚且不能避免飞进贤者的房舍,蝗虫怎么又能不飞入卓公的县境呢?发果说蝗虫是一种灾变,跟蚊虻不同,那寒冷与温暖也是一种灾变,假使一郡都寒冷,贤者做一县之长,一县之内能单独温暖吗?寒冷与温暖不能避幵贤者的县,蝗虫又怎么能不飞入卓公的县界呢?要么是这样,蝗虫碰巧没有飞入县境,而卓公的贤名恰好在社会上被称颂,于是世人就说他能使蝗虫不入境。拿什么证明呢?蝗虫在野外降落,不可能完全都把地遮盖住,往往有的地方聚积得多些,有的少些。它们没有聚积的地方,只有盗跖住的地方;聚积少的野外,只有伯夷隐居的地方。降落和飞过的蝗虫有多有少,不可能把一个地方完全都遮盖住。蝗虫聚集的地方有多有少,它们飞过的县,有的停留,有的飞走。其降落的多少不可能证明谁善谁恶,那么有没有降落怎么能够用来说明谁贤谁不贤呢?大概当时蝗虫自己飞过,幷不认为是贤人管理的县界就不飞进去,这是很清楚的。  Www.XZixS.CoM 
上一章   论衡   下一章 ( → )
《论衡最新章节》是完结小说《论衡》中的免费章节,杏子小说网提供无删节《论衡》全文供网友全文免费阅读。